登古阳云台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出处全唐诗:卷47_18

登城楼望西山作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出处全唐诗:卷49_33

登总持寺阁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出处全唐诗:卷49_31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

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出处全唐诗:卷49_60

登荆州城楼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出处全唐诗:卷49_38

登襄阳岘山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出处全唐诗:卷49_37

登郡城南楼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云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澹澹澄江漫,飞飞度鸟疾。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朮。

出处全唐诗:卷47_15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出处全唐诗:卷48_77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焚香忏在昔,礼足誓来今。

灵异若有对,神仙真可寻。

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

藓驳经行处,猿啼燕坐林。

归真已寂灭,留迹岂湮沉。

法地自兹广,何云千万金。

出处全唐诗:卷49_34

秋夕望月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出处全唐诗:卷48_66

1112131415 共1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