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洲曲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岸上扬鞭烟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出处全唐诗:卷576-7

晓仙谣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

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

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出处全唐诗:卷575-7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律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

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出处全唐诗:卷578-11

晚坐寄友人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律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出处全唐诗:卷583-18

晚归曲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

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

水极晴摇泛滟红,草平春染烟绵绿。

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差。

丁丁暖漏滴花影,催入景阳人不知。

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

莲塘艇子归不归,柳暗桑秾闻布谷。

出处全唐诗:卷576-2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注释注释:(一题李煜作)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注释: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

通篇自画至夜,自夜至晓。

其境弥幽,其情弥苦。

上片,起三句写境,女三句写入。

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

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

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

下片,承夜长夹,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

......更多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五律

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

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

霭尽无林色,暄余有涧声。

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出处全唐诗:卷583-32

1112131415 共3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