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
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出处全唐诗:卷653-3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出处全唐诗:卷653-36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志业不得力,到今犹苦吟。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世路屈声远,寒溪怨气深。
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
出处全唐诗:卷648-27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出处全唐诗:卷650-20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
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
二年战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闾。
功业更多身转贵,伫看幢节引戎车。
出处全唐诗:卷652-43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
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敛板尘中无恨色,应缘利禄副晨昏。
出处全唐诗:卷652-8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非唯剑鹤独难留,触事皆闻被债收。
赖是豪家念寒馁,却还渔岛与渔舟。
出处全唐诗:卷653-40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垂杨袅袅草芊芊,气象清深似洞天。
援笔便成鹦鹉赋,洗花须用桔槔泉。
商於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直恐刚肠闲未得,醉吟争奈被才牵。
出处全唐诗:卷651-39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坐来丛木大,谁见入岩年。
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
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
出处全唐诗:卷649-53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出处全唐诗:卷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