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三之桂林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注释注释:夜色茫茫,诗人与好友面对着浩涉的潇湘江流把盏辞行。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重逢佳期何在?

惟悠悠的梦乡里盼望着游子从桂林返航的归舟。

我想到,那时的桂林,漫山遍岭的梅花开得灿烂夺目,使岭上的积雪也黯然失色,你归来的襟袖里还沾着馥郁的桂花清香呢……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65

送魏二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潇湘月:一作湘江上。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

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

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更多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一作孟浩然诗。]

朝代:作者: 王昌龄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2_11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更多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适诗]

朝代:作者: 王昌龄 类别:答谢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22

采练曲

朝代:作者: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注释:[乱入]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采莲曲二首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更多

重别李评事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44

长歌行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乐府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注释谁顾:一作唯愿。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6

青楼怨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23

1617181920 共2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