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

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

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

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

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

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

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尚为诸侯客,独屈州县卑。

南游炎海甸,浩荡从此辞。

穷途仗神道,世乱轻土宜。

解帆岁云暮,可与春风归。

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

玉食亚王者,乐张......更多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注释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①,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②,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③,阮籍焉知礼法疏④。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⑤。

(上四,答严诗前四句。

下四,答严诗后四句。

严曰“何须不着鵕冠”,盖劝之仕也。

公答曰“拾遗奏书,奉引骑马”,见......更多

夜雨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出处全唐诗:卷230_53

夜(一作秋夜客舍)

朝代:作者: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诗云“南菊再逢”,是合云安夔州为两秋,故知属大历元年西阁作。

又云“新月犹悬”,盖元年九月初矣。

露下天高秋水清①,空山独夜旅魂惊②。

疏灯自照孤帆宿③,新月犹悬双杵鸣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⑤。

步檐倚仗看牛斗⑥,银汉遥应接凤城⑦。

(此秋夜思家而作也。

上四言景,下......更多

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朝代:作者: 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第二百二十三卷出处全唐诗:卷222_43

大雨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注释鹤注此宝应元年在成都作。

是年公上严武《说旱》云:蜀自十月不雨,抵建卯非雩之时,奈久旱何。

此诗:“西蜀冬不雪,......更多

大麦行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注释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成都作。

大麦干枯小麦黄①,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②,问谁腰镰胡与羌③。

岂无蜀兵三千人,簿领辛苦江山长④。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⑤。

(《大麦行》,忧边寇而作也。

腰镰刈麦,出自胡羌,徒赍盗粮耳。

蜀兵三千,鞭长不及,故思东归以避之。

)①蔡曰......更多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注释原题: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

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鹤注此当题曰假山,旧题乃诗之序。

序云天宝初,指元年也。

故吕汲公、鲁訔俱编此诗在元年......更多

天末怀李白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注释:汩罗:汩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河南省汩罗市。

简析:杜甫的怀人诗,写得最多最好的,除怀妻、怀兄弟的以外,就数怀李白的了。

诗人设想李白会去汩罗江吊念屈原,并想到他会投诗以寄托心中的痛苦。

但李白当年并未去过汩罗。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更多

天河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注释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

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南极,随天而转入地下过,水之气也。

《广雅》:云汉、星汉、河汉、银河、绛河、天津、汉津,皆天河名。

常时任显晦①,秋至转分明②。

纵被微云掩③,终能永夜清④。

含星动双阙⑤,伴月落边城⑥。

牛女年年渡⑦,何曾风浪生⑧。

......更多

2122232425 共11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