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注释: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

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更多

夕次盱眙县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释简析:芦花飞白,已经是秋天。

晚上泊舟淮水边,驿馆凄清,因思乡而不能成眠,环境、氛围都衬托了诗人的心绪。

注解:1、落帆:卸帆。

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

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4、秦:今陕西一带。

韵译: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更多

寄张籍

朝代:作者: 孟郊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升。

黯然秋思来,走入志士膺。

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

清汉徒自朗,浊河终无澄。

旧爱忽已远,新愁坐相凌。

君其隐壮怀,我亦逃名称。

古人贵从晦,君子忌党朋。

倾败生所竞,保全归懵懵。

浮云何当来,潜虬会飞腾。

出处全唐诗:卷378-1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干峭触前轩。

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蜡烬凝来多碧焰,香醪滴处有冰痕。

尺书未达年应老,先被新春入故园。

出处全唐诗:卷651-46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乐府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

柔条嫩蕊轻菩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

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

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

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

持杯忆著曲江事,千花万叶垂宫墙。

复有同心初上第,日暮华筵移水际。

笙歌日日徵教坊,倾国名倡尽佳丽。

我曾此处同诸生,飞盂落盏纷纵横。

将欲得到上天路,刚向直道中行去。

一朝失势当如此,......更多

杳杳寒山道

朝代:作者: 寒山 体裁: 五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

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

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更多

秦中儿童语

朝代:作者: ***

颠当牢守门,蠮螉寇汝无处奔。

出处全唐诗:卷876-87

纪游东观山(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

朝代:作者: 无名氏

瑰奇恣搜讨,贝阙青瑶房。

才隘疑永巷,俄敞如华堂。

玉梁窈浮溪,琼户正当窗。

仙佛肖仿佛,钟鼓鍧击撞。

赑赑左顾龟,狺狺欲吠尨。

丹灶俨亡恙,芝田霭生香。

搏噬千怪聚,绚烂五色光。

更无一尘涴,但觉六月凉。

玲珑穿屡折,诘曲通三湘。

神鬼若剜刻,乾坤真混茫。

入如深夜暗,出喜皦日光。

隔世惊瞬息,异境难揣量。

出处全唐诗:卷786-29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朝代:作者: 崔涂 体裁: 七律

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

身从谪宦方沾禄,才被槌埋更有声。

过县已无曾识吏,到厅空见旧题名。

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

出处全唐诗:卷679-66

长春节

朝代:作者: 刘兼 体裁: 七律

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

出处全唐诗:卷766-66

12345 共413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