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

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注释注释:蒙:覆盖。

蔹:音敛,野葡萄予美:我的好人蔓:音万粲、烂:灿烂其居、其室:亡夫的墓穴出处诗经·国风·唐风

葛藟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绵绵葛藟[1],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2]。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3]。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注释注释:[1]:音垒远:音院,远离[2]:音四,水边[3]:音纯,河岸出处诗经·国风·王风

葛覃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1],为絺[2]为绤[3],服之无斁[4]。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

注释注释: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1]:音获,煮[2]:音吃,细葛布[3]:音戏,粗葛布[4]:音译,厌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更多

蒹葭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释注释:[1]:音西,干[2]:音四,水边[3]:音止,水中的小沙滩《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更多

蓼莪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

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更多

蓼萧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彼蓼萧兮,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兮,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兮,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兮,零露浓浓。

既见君子,鞗革沖沖。

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注释宴饮来朝的诸侯。

蓼(音路):长大貌。

零:落。

湑(音许):盛貌。

一说晶莹貌;

一说露貌。

君子:一说指诸侯。

写:宣泄。

誉处:安处。

瀼瀼(音攘):露盛貌。

龙:宠......更多

蝃蝀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蝃蝀[1]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2]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注释注释:[1]:音帝东,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在东:暮虹在东方出现[2]:音记,升如:往。

怀:欲,想无信:不固守那不合理的"贞信"----------------------------------------------①蝃蝀(音di4 dong4):彩虹,爱情与......更多

螽斯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注释:螽:蝈蝈。

诜诜:音申,多也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蛰:音知,和集也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蟋蟀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蟋蟀在堂,岁聿[1]其莫[2]。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3]。

无已[4]大[5]康,职[6]思其居[7]。

好乐无荒[8],良士瞿瞿[9]。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10]。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注释:[1]:音“玉”,将。

[2]:通“暮”。

[3]:去。

[4]:过,太。

[5]:音“太”。

[......更多

蟪蛄歌

朝代: 先秦 作者: 先秦无名 体裁: 乐府

违山十里。

蟪蛄之声。

犹尚在耳。

注释〖《诗含神雾》曰:孔子歌曰云云。

政尚静而恶华也。

〗违山十里。

蟪蛄之声。

犹尚在耳。

(○古微书《诗含神雾》。

《说苑》政理篇作孔子谓弟子曰:《诗纪前集》一。

)-----------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一

3132333435 共4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