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

朝代:作者: 宋之问 体裁: 五绝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

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更多

独坐敬亭山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更多

玉台体

朝代:作者: 权德舆 体裁: 五绝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释注释:蟢子:即长脚蜘蛛。

藁砧:古称丈夫的隐语。

简析:玉台体,因南朝陈徐陵曾选古代的艳诗和言情诗编为《玉台新咏》而得名,本诗是仿作。

这类诗,往往矫揉造作,但这首诗写得颇精致。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

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

”(《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更多

登玉清

朝代:作者: 卢照邻 体裁: 五绝

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

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出处全唐诗:卷42_43

登鹳雀楼

朝代:作者: 王之涣 体裁: 五绝 类别:山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注解: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

“欲穷千里目,......更多

离骚

朝代:作者: 陆龟蒙 体裁: 五绝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注释这首诗以“离骚”为题,取其忧愁怨愤之意,抒写了吟咏《离骚》的作者、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身遭放逐,心系君国,但无由以达天听的不幸遭遇和孤愤情怀;

抨击了奸佞谗毁忠良的丑恶行经,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诗品〕历来吟咏屈原的诗作很多,为屈原的命运鸣不平,为楚国不用屈原而日渐衰落导致灭亡而感到悲痛。

而这种鸣不平和悲痛又都是与诗人的身世遭遇连在一起的,诗中有诗人的......更多

花落

朝代:作者: 卢士衡 体裁: 五绝

迎风啸未已,和雨落穀穀。

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出处全唐诗:卷737-14

荒园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五绝

朝日满园霜,牛冲篱落坏。

扫掠黄叶中,时时一窠薤。

出处全唐诗:卷301-18

落叶

朝代:作者: 孔绍安 体裁: 五绝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出处全唐诗:卷38_15

朝代:作者: 捧剑仆 体裁: 五绝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注释注释:捧剑仆是咸阳郭氏之仆,大概是晚唐时人。

他没有留下姓名在人间,只流传三首诗。

作为仆人,“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见《全唐诗》卷七三二“捧剑仆小传”)。

其勤学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据说他所写的诗,当时“儒士闻而竞观,以为协律之词”。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通过想象的加工,升华为更高更理想的艺术美。

你看:一只青翠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更多

4647484950 共18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