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作者: 无名氏

城边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拥郡楼。

三春花发惟桍树,二月莺啼是老鸦。

楚国封疆六千里,荆门岩峦十二碚。

但看建德安民榜,即是虚翁德政碑。

不到施黔不见山。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人稻田。

古木微风时直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

朝代:作者: 无名氏

折腰五斗信非天,荐祢徒劳一鹗书。

渊底纵鳞夸水泳,林间宿鸟乐巢居。

心随俯仰缘无慊,身任行藏自有馀。

试问通衢何处是,圣门无限指南车。

夏人歌

朝代: 先秦 作者: 先秦无名 体裁: 乐府

江水沛兮。

舟楫败兮。

我王废兮。

趣归于薄。

薄亦大兮。

四牡跷兮。

六辔沃兮。

去不善而从善。

何不乐兮。

注释〖《韩诗外传》曰:桀为酒池糟隄。

纵靡靡之乐。

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群臣皆相持而歌。

《尚书大传》曰:夏人饮酒。

醉者持不醉者。

不醉者持醉者而歌曰:盍归乎。

薄亦大矣。

伊尹退而更曰:觉兮较兮。

吾大命格兮。

去不善而从善。

何不乐兮。

薄。

汤之都也。

〗江水沛兮。

舟楫败兮。

我王废兮。

趣归於薄。

薄亦大兮。

(趣归以下《尚书大......更多

子夜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南北无名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谁能思不歌?

谁能饥不食?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

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注释第 437 页[①]望如一:怀着相同的愿望。

第 437 页[②]丝:蚕丝,谐相思的“思”。

残机:残破的织布机......更多

子夜秋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南北无名 体裁: 乐府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注释注释子夜四时歌·秋歌: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属南朝民歌。

罗帐:闺房中卧榻前挂着的绸缎幔帐,这里指的是窗帘。

寄情千里光:让皎洁的月光把相思之情奇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古诗今译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

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更多

子桑琴歌

朝代: 先秦 作者: 先秦无名 体裁: 乐府

父邪母邪。

天乎人乎。

注释〖《庄子》曰:子舆与子桑友。

而霖雨十日。

子舆曰:子桑殆病矣。

裹饭而往食之。

至子桑之门。

则若歌若哭。

鼓琴曰云云。

子舆入。

曰:子之歌声。

何故若是。

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不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

天地岂私贫我哉。

然而至此极者。

命也。

〗父邪母邪。

天乎人乎。

(○《庄子》大宗师篇。

《诗纪前集》四。

)-----------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二

新树兰蕙葩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

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

怅望何所言,临风送怀抱。

江南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体裁: 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注释: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更多

绮罗香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酒醒後、一枕清风,梦断处、半窗残月。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踏青游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岭上梅残,堤畔柳眠娇小。

绽数枝、横烟临沼。

既大雅,且秾丽,繁而不扰。

冒寒来、游蜂红蝶尚阻,年年占得春早。

澹白轻红,清香迎芳道。

更情与、碧天如扫。

魏台妆,吴姬袖,妖妍多少。

为传语、无言分付甘桃李,不比闲花浪草。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2345 共23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