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驾东幸呈诸公

朝代:作者: 徐铉 体裁: 七律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出处全唐诗:卷751-9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注释①三品松: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洛阳。

这两句是说,九龙潭清澈如镜,月挂中天,影入潭中,如月映酒杯之中;

风动三品松树,风声过处,如管弦齐奏。

形容九龙潭月、三品松风的景象,一赞形,二赞声,优美、传神,引人入胜。

--引自《全唐......更多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朝代:作者: 曹唐 体裁: 七律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出处全唐诗:卷640-9

仙子送刘阮出洞

朝代:作者: 曹唐 体裁: 七律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却再来。

云液每归须强饮,玉书无事莫频开。

花当洞口应长在,水到人间定不回。

惆怅溪头从此别,碧山明月闭苍苔。

出处全唐诗:卷640-8

仙掌

朝代:作者: 秦韬玉 体裁: 七律

万仞连峰积翠新,灵踪依旧印轮巡。

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

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强秦。

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

出处全唐诗:卷670-29

仙掌

朝代:作者: 齐己 体裁: 七律

峭形寒倚夕阳天,毛女莲花翠影连。

云外自为高出手,人间谁合斗挥拳。

鹤抛青汉来岩桧,僧隔黄河望顶烟。

晴露红霞长满掌,只应栖托是神仙。

出处全唐诗:卷846-15

代书寄马

朝代:作者: 韦庄 体裁: 七律

驱驰曾在五侯家,见说初生自渥洼。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休嫌绿绶嘶贫舍,好著红缨入使衙。

稳上云衢千万里,年年长踏魏堤沙。

出处全唐诗:卷697-10

代别

朝代:作者: 李中 体裁: 七律

明日鸣鞭天一涯,悠悠此夕怯分离。

红楼有恨金波转,翠黛无言玉箸垂。

浮蚁不能迷远意,回纹从此寄相思。

花时定是慵开鉴,独向春风忍扫眉。

出处全唐诗:卷749-25

代孔明哭先主

朝代:作者: 李山甫 体裁: 七律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出处全唐诗:卷643-12

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集贤裴公相国

朝代:作者: 韩偓 体裁: 七律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

不得回眸辞傅粉,便须含泪对残秋。

折钗伴妾埋青冢,半镜随郎葬杜邮。

唯有此宵魂梦里,殷勤见觅凤池头。

出处全唐诗:卷683-61

5657585960 共7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