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朝代:作者: 李白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出处全唐诗:卷172_4

秋思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乐府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出处全唐诗:卷23_42全唐诗:卷165_24

秋思

朝代:作者: 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出处全唐诗:卷165_26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排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出处全唐诗:卷180_13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

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

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我觉”、“谁......更多

秋浦寄内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出处全唐诗:卷184_48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出处全唐诗:卷184_50

秋浦歌十七首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更多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

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

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

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

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

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

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

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

出处全唐诗:卷179_5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律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注释](1)谢朓北楼:在安徽省宣城县阳陵山顶。

谢朓是南齐诗人,此楼是他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2)江城:指宣城。

(3)两水:指宛溪、句溪。

宛溪上下有凤凰、济川两桥。

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4)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5)人烟:炊烟。

(6)谢公:谢朓。

谢朓北楼是南齐......更多

5657585960 共9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