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怀古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排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出处全唐诗:卷149_36

卧病喜田九见寄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卧来能几日,春事已依然。

不解谢公意,翻令静者便。

庭阴残旧雪,柳色带新年。

寂寞深村里,唯君相访偏。

出处全唐诗:卷148_51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出处全唐诗:卷147_91

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朝代:作者: 刘长卿

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

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

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

出处全唐诗:卷151_32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朝代:作者: 刘长卿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出处全唐诗:卷150_19

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世事终成梦,生涯欲半过。

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

远山终日在,芳草傍人多。

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讹。

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

出处全唐诗:卷149_28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排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出处全唐诗:卷149_41

听弹琴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绝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

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

“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

“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

高雅平和......更多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朝代:作者: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出处全唐诗:卷151_69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

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

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出处全唐诗:卷149_71

678910 共5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