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密州上元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词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释注释: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 ”,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 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 ”,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元宵......更多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注释原题: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注释原题: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 万山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禅房久已坏,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珥。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箠。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七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三萼牡丹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风雨何年别,留真向此邦。至今遗恨在,巧过不成双。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八 丙子重九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窊。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往,墓树号寒鸦。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澐々。老去各休息,造物嗟长勤。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何以娱我客,游鱼......更多 东楼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次韵子由三 白发苍颜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长歌自誷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柳子厚诗云:长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四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六 仙都山鹿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678910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