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朝代:作者: 苏轼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朝代:作者: 苏轼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出处苏轼诗集 卷七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朝代:作者: 苏轼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出处苏轼诗集 卷七

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朝代:作者: 苏轼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

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

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二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朝代:作者: 苏轼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朝代:作者: 苏轼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

朝代:作者: 苏轼

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

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竿半隐堤。

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河噀水赖长霓。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杉松斗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注释原题: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出处苏轼诗集 卷三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

朝代:作者: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後更谁看。

注释原题: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朝代:作者: 苏轼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三

和子由苦寒见寄

朝代:作者: 苏轼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出处苏轼诗集 卷一

5657585960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