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二首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七绝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唱尽新词欢不见,早云如火扑晴江。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注释作于:(1933年)七月《鲁迅日记》1933年8月21日:“午后为森本清八君写诗一幅,云:明眸越女罢晨妆(略)。又一幅云:秦女端容理玉筝(略)。”诗中“理”作“弄”,“但”作“独”,“经”作“动”。①刘禹锡《踏歌词四首》之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更多 赠俞瘦石时瘦石在海王村以鬻画为生 朝代: 近代 作者: 张瑞玑 体裁: 七绝 大陆龙蛇割据年,笔端怪底起烽烟。有人已把中原卖,画里江山不值钱! 赠刘存基 朝代: 近代 作者: 吴佩孚 体裁: 七律 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洛水梦回千里曲,蜀山登断一钩轻。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注释注释:作于1927年 赠别 朝代: 近代 作者: 许晓轩 体裁: 七绝 相逢狱里倍相亲,共话雄图叹未成。临别无言唯翘首,联军已薄沈阳城。② 注释①这首诗,是晓轩同志1947年底在白公馆集中营中写的。当时他常与李子伯同志等筹划集体越狱,后李子伯等同志被移走,晓轩同志乃作此诗赠别。李子伯烈士,四川营山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抗大晋南分校学习,毕业后回蒋管区从事军运工作。1947年计划发动川东农民武装起义,不幸于10月间被捕。1949年11月27日牺牲于重庆“中美......更多 赠日本歌人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七绝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注释作于:(1931年)三月这首是写给日本剧评家升屋治三郎的。原诗所写的条幅上题“辛未3月送升屋治三郎兄东归。”诗中“远”作“海”,“望”作“忆”。出处周振甫《鲁迅诗歌注》 赠津中同人 朝代: 近代 作者: 弘一 体裁: 七绝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将事后论旁人。 赠蓬子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七绝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注释作于:(1932)三月三十一日这是应姚蓬子求字之请即兴记事所作,诗中所说是“一.二八”上海战争时,穆木天的妻子携带儿子乘人力车到姚蓬子家找寻丈夫(“天子”指穆木天)的事情。出处周振甫《鲁迅诗歌注》 赠袁伯夔 朝代: 近代 作者: 陈三立 武烈翊中兴,楚材冠当代。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废。湘乡接桐城,雄跨欲无对。羽翼郭与吴,云龙瞻进退。湘绮别树帜,映古纷杂佩。末运稍衰竭,能者犹数辈。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壮志遂时杰,纵辔忘历块。惘惘终自返,一几八家在。温故效语言,有颖出荒秽。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此事根效友,冥漠盈万态。贱简竖儒业,孤呓绝狂吠。我老余诱子,物外馨謦欬。 赠邬其山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五律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注释作于:(1931年)《鲁迅诗稿》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人仁兄教正。”①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邬其”是日语“内”的音译。出处周振甫《鲁迅诗歌注》 赤壁怀古 朝代: 近代 作者: 秋瑾 体裁: 七绝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注释注释:此诗写于1890年,作者有感于当初形式,而道出心中抵抗强权的英雄气概。 6667686970 共8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