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洛下闲游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

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出处全唐诗

初归石湖

朝代:作者: 范成大 体裁: 七律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释石湖在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县城盘门(西南门)外。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作者筑有亭台楼阁,作为别墅。

宋孝宗赵昚为他写了“石湖”两个大字,所以他也就自号石湖。

晚年,他得病,请示退休,回到石湖养老。

这首诗是作者刚回到石湖作的,描写清晨闲步所见到的情景。

开头一句写时间......更多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朝代:作者: 李绅 体裁: 七律

龙楼寄引簪裾客,凤阙陪趋朔望朝。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印封龟纽知颁爵,冠饰蝉緌更珥貂。

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

出处全唐诗:卷481-2

初秋留别越中幕客

朝代:作者: 殷文圭 体裁: 七律

魂梦飘零落叶洲,北辕南柁几时休。

月中青桂渐看老,星畔白榆还报秋。

鹤禁有知须强进,稽峰无事莫相留。

吴花越柳饶君醉,直待功成始举头。

出处全唐诗:卷707-17

初至郡界

朝代:作者: 刘兼 体裁: 七律

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出处全唐诗:卷766-64

利州南渡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律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注释:利州,今四川广元县,地在嘉陵江北岸,故称南渡。

范蠡,春秋时楚人,曾助越人勾践灭吴。

吴灭,辞官泛舟五湖,莫知所终。

简析:写渡口景象,生动传神,又慨叹大家这样奔忙,都是为名利所累,不懂得像范蠡那样去遨游江湖。

但范蠡的辞官,实是为了功成后恐不利于己的缘故,不用这个典故......更多

利州江潭作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律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出处全唐诗:卷540-51

利州

朝代:作者: 汪元量 体裁: 七律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别严士元(一作李嘉祐诗)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七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注释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

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

从诗的内容看......更多

别从兄郜

朝代: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展翅开帆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

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

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

临岐再拜无余事,愿取文章达圣聪。

出处全唐诗:卷650-2

7172737475 共7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