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注释原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皇......更多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注释注释:白云山:江西吉安东县东固镇西南面。第二次反围剿时的主战场。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嗟:嗟叹。题解蒋介石认为第一次大“围剿”败在“长驱直入”,因此第二次大“围剿”改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更多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注释注释:蚂蚁缘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来他在屋后发现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更多 菩萨蛮·大柏地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注释注释: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彩练:彩色的绸带。雨后复斜阳: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关山:关隘和山。鏖战:激战。题解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更多 菩萨蛮·黄鹤楼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注释注释: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处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记》,“昔费祎〔yi1〕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茫茫:辽阔的样子。九派:九条支流。相传古时在江西湖北一带有九条支流汇入长江。一线:指京汉和粤汉铁......更多 虞美人·枕上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注释注释:倦极身无凭:一作"剩有离人泪"。作于1921年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注释注释:汀州:古时州名,州治在今闽西长汀县。天兵:指红军。长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鲲鹏:《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赣水那边红一角:指赣西......更多 蝶恋花·答李淑一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注释注释: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嫦娥:《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更多 西江月·井冈山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注释注释: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鼓角:本指古代军中所用的战鼓和号角,此处借指军号。岿(kui1)然:高峻独立。黄洋界(gai4):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题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更多 西江月·秋收起义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词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注释注释: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二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更多 6789 共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