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五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注释其五(1)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2)。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3)。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4)。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5)。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6)。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7)。上弦惊别鹤,下......更多 拟古 其八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注释其八(1)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2)。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3)。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4)。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5)。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6)。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7)?〔注释〕(1)这首诗假托自己少年之时仗剑远游、寻觅知音而不得的......更多 拟古 其六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注释其六(1)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2)。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3)。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4)。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5)。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6)。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更多 拟古 其四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注释其四(1)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2)。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3)。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4)。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5)。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6)。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7)。颓基无遗主,游......更多 拟挽歌辞 其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注释[说明]挽歌,哀悼死者的歌。陶渊明卒于宋文、元嘉四年(427)十一月,享年六十三岁。《挽歌诗》和《自祭文》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作品。这组自挽的《挽歌诗》便作于逝世前的两个月,即九月。“挽歌诗”,逯本作“拟挽歌辞”,今据萧统《文选》所引第三首及陶本改。其一(......更多 拟挽歌辞 其三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注释注释:(1)嶕峣:很高的样子。(2)幽室:指坟穴。(3)向来:刚才。(4)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5)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更多 时运 其三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时运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有会而作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注释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载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後生何闻哉!------------------......更多 杂诗 其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注释其九(1)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2)。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3)。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4)。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5)。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6)。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7)。[注释](1)这首诗写羁旅行役之苦和眷念家乡之情。(2)羁役:......更多 678910 共1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