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 朝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无缝冰轮万古同,御风飞到碧天中。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 柳梢青 春感 朝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体裁: 词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1],山中岁月[2],海上心情[3]。注释注释:[1]:指临安繁盛是热闹繁华的风光。[2]:指作者在山中度过的寂寞隐居岁月。[3]:引忠臣苏武牧羊海上不忘故国之典。作者以之自况。对作者来说,大宋被蒙古灭亡后,故国重游,已物是人非,别是一番愁苦在心头。“山中岁月”是其身之所在;“辇下风光”是其心之所......更多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朝代: 宋 作者: 陈著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离愁。如今只怕归无准,心在丹山最上头。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朝代: 宋 作者: 陈著 为侬传语竹窗兄,逢著行人也寄声。聚散在天终有定,岁寒三友见交情。 浣溪沙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词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注释注释:注释①苏:即江苏苏州市。这里指自己在苏州的田地被风潮扫荡但却并不介意。②“雪晴”两句:想象黄州一带由于大雪而明年将获得“麦千车”的大丰收,而“人饱”将使“我愁”消除。③镊(niè):拔除。霜须:白须。评解苏轼被贬到黄州,适逢天降大雪。本词即为此所作,表示对“雪兆丰年”的欣喜。这首词以乐景写忧思......更多 玉楼春 戏赋云山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注释注释:①作于庆元二年(1196)秋冬之交,其时稼轩当已迁徙铅山瓢泉新居。云山:据词意,当为白云笼罩之山。稼轩赋云山词共四首,此第一首。题曰“戏赋”,用意命笔,自见欢快诙谐。观其写云山奇景,无非云来山隐,云去山现,但一经夸张渲染,波澜起伏,便觉风趣异常,且不无禅理寓焉。......更多 玉蝴蝶 朝代: 宋 作者: 柳永 体裁: 词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注释注释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更多 绮罗香 咏春雨 朝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在。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注释注释:通篇字字都是写《春雨》。注释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碍了花开。②将烟困柳:春雨迷濛,如烟雾环绕柳树。③尽日冥迷:整日春雨绵绵。④钿车:华......更多 菊花五首 朝代: 宋 作者: 史铸 渐觉西风换物华,秋丛绕舍似陶家。世人若觅长生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踏青游 朝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体裁: 词 识个人人,恰正二年欢会。似赌赛、六只浑四。向巫山、重重去,如鱼水。两情美。同倚画楼十二。倚了又还重倚。两日不来,时时在人心里。拟问卜、常占归计。拚三八清齐,望永同鸳被。到梦里。蓦然被人惊觉,梦也有头无尾。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678910 共2083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