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

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

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释注释:原序: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这首词是作者赋邓剡《忆秦娥》而作,邓剡是庐陵人,作者同乡,字光荐,号中斋,曾加入文天祥幕府,参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一直未仕。

《忆秦娥》这个词牌,用入声韵,音节急促悲凉,适宜于表现凄苦的感情 ,这个词牌只有四......更多

宝鼎现 春月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红妆春骑。

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

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

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注释注释:这首词......更多

柳梢青 春感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1],山中岁月[2],海上心情[3]。

注释注释:[1]:指临安繁盛是热闹繁华的风光。

[2]:指作者在山中度过的寂寞隐居岁月。

[3]:引忠臣苏武牧羊海上不忘故国之典。

作者以之自况。

对作者来说,大宋被蒙古灭亡后,故国重游,已物是人非,别是一番愁苦在心头。

“山中岁月”是其身之所在;

“辇下风光”是其心之所......更多

忆秦娥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收灯节。

霖铃又似龟山雪。

龟山雪。

今宵清绝,今宵愁绝。

老人似少终然别。

痴痴更望春三月。

春三月。

花如人面,自羞余发。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千秋岁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

梅影里,蜂儿绕。

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

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

铜柱仄,瑶池老。

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临江仙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忽忽。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坠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临江仙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

爱他午日午时书。

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

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

邀朋一笑共菖蒲。

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临江仙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

夜来拾得断河星。

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

向来牛女本无名。

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六丑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

归路偏失。

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

素娥推下团栾辙。

塞草惊尘,河水渡楫。

悠悠雨丝风拂。

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

回头紫陌。

梦归归未得。

憔悴江南,秋风旧客。

去年说著今日。

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

愁汗漫、全林杯窄。

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梨园歌籍。

高歌为我几回阕。

似子规、落月啼乌悄,傍人泪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大

朝代:作者: 刘辰翁 体裁: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堂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漫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

少年惯羁旅。

乱山断,敧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

掩四壁、凄其春暮。

休回首、都门路。

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

而今断烟细雨。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2345 共3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