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开始

1945年9月10日,“上党战役”开始。

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

8月下旬,山西军阀阎锡山用五个师共1700余人,在日、伪配合下,由临汾等地侵入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上党地区。

中共被迫奋起自卫,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个解放区的主力及地方武装共3100多人,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至10月12日,取得胜利,共歼敌3500人,击毙敌第七军团副总司令彭毓斌,俘敌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

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诞辰

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门,早年参加同盟会后即献身民族民主的革命事业。

1937年2月下旬,续范亭在西安接受了周恩来和南汉宸的劝说与杨虎城的委托,以杨虎城代表的身份前往山西,推动阎锡山抗战。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周恩来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山西,就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抗战问题同阎锡山谈判,续范亭陪同阎锡山参加了这次谈判,会谈告一段落后,续范亭陪......更多

福州IP电话案开庭

1998年12月2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一个涉及网络电话的“新类型案件”的庭审,由于邀请网虫出庭作证,为法官判案提供参考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当庭作证的网虫在网上久负盛名,他的名字叫“老榕”。

老榕为什么出庭作证“老榕”是一年前出名的。

去年世界杯十强赛时,他在网上发过一个名为《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被全球的中文网站和许多印刷媒体转载,被誉为“最有影响的中文帖子”。

此后,老榕参与发起和组织......更多

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在共产党员、参谋长赵博生和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领导下,于江西宁都起义,参加了红军。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成功的起义。

二十六路军原为西北军的一部。

蒋介石嫡系把二十六路军看作杂牌军。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分四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

二十六路军为其中的一路。

7月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时,命令二......更多

红色高棉领导人乔森潘和农谢投向柬政府

1998年12月25日,前民主柬埔寨(红色高棉)领导人乔森潘和农谢从拜林分别致函洪森,宣布尊重为柬埔寨民族和解作出不懈努力的西哈努克国王,承认和尊重柬埔寨王国宪法,承认按照宪法成立的、以洪森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政府。

他们表示坚决拥护柬王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并希望这一纲领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柬埔寨在自由民主多党制基础上的民族和解、国家和平与稳定。

洪森当天复函乔森潘和农谢,以柬埔寨王国政府、柬武装力量总司令......更多

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中第二个打响的战役。

济南战役以后,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集团60万人,企图在徐州附近阻止华东野战军南下与中原野战军会合。

为完成中央军委提出的“冬春夺取徐州”的任务,华东野战军前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

根据毛泽东指示,淮海战役的第一场战斗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为目标。

随后毛泽东又指示中原野战军以主力进攻郑州、开封,东击徐蚌线以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1948年10月下......更多

湘南起义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于1928年1月中旬从粤北转移到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湘南地区,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又称“宜章起义”,并于1月22日顺利占领了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同时遵照广东省委的指示,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

不久工农革命军和宜章农民武装,在宜章南部和坪石地区,击溃了前来进犯的许克祥部的独立第3师,取得了重大胜利,湘南地区的革命武装......更多

兴中会成立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格地说,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而孙中山开始革命,又以他创设革命团体兴中会为标志。

1894年,孙中山去美国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被通过。

这个章程没有明确提出武装反清主旨,是为了广泛争取华侨商人的同情和支持,以便募集资金。

但在入会秘密誓词里则规定会员必须坚守不渝、忠实履行的斗争任务是......更多

宋哲元血战喜峰口

日本帝国主义自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本着蚕食中国以至最后独占中国的既定方针,加紧作侵略华北的准备。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制造伪满洲国的同时,即大造“热河为满洲国土”、“长城为满洲国界”的舆论,并集中优势兵力在东三省境内疯狂镇压抗日义勇军,以解除它侵热的后顾之忧。

1933年元旦,日军故意在榆关制造事端,随即炮击临榆县城。

我国驻临榆的东北军第九旅何柱国部官兵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揭开了......更多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

据于立群回忆:《甲申三百年祭》是郭老在当年春天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而作的长文,脱稿于1944年3月10日。

经过几天修改,郭老把他送交当时在重庆的董必武同志审阅。

没有想到,交稿后的第三天,《新华日报》就全文连载了。

自3月19日刊出,连载4天,到22日全部载完。

文章一发表,国民党方面立即有人出来干预,说这篇东西是“影射当局”。

3月24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竟专门发了一篇社论进......更多

12345 共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