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①正房两边的房屋,厢房。

张衡《东京赋》:“下雕辇于东~。

”②方面;

边。

《高祖还乡》:“一壁~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

qiān①标签;

用作标志或记注的小条或小牌子。

王安石《望九华》:“或是古史书,脱落简与~。

”②记注;

标上记号或写上案语。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

”③官府交给差役捕人的凭证。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便发~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④签名;

画押。

朱熹《近思录•政事》:“颐不曾~。

”⑤插。

《西厢记》:“酒席上斜~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jiōng①门闩。

白居易《游悟真寺》:“门户无~关。

”②泛指门窗箱柜等上的闩栓销钮等。

《原君》:“摄缄滕,固~鐍。

”③闩上;

关上。

《项脊轩志》:“余~牖而居。

”④门户;

门扇。

孔稚珪《北山移文》:“或假步于山~。

”白居易《长恨歌》:“金阙西厢扣玉~,转教小玉报双成。

”查询

jué①断;

断绝。

《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

”《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②隔绝;

隔断。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又】隔绝的;

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又】极远的。

《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域,年老思土。

”③绝交;

断绝往来。

《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齐。

”④停止;

止歇。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口......更多

zhā①〈动〉刺。

董解元《西厢记》:“不问个是和非,觑僧人便~。

”②驻扎。

《水浒传》二回:“~下一个山寨。

”zhá通“札”。

简牍。

《论衡•书解》:“出口为言,集~为文。

鸿

hóng①大型雁类的泛称。

《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毛。

”②书信。

《西厢记》:“自别颜范,~稀鳞绝,悲怆不胜。

”③通“洪”。

⒈大。

《陋室铭》:“谈笑有~儒,往来无白丁。

”⒉洪水。

《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

”⒊强盛。

《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

”【鸿儒】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

【鸿绪】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

【鸿洞】⒈虚空混沌的样子。

⒉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wǔ①高堂下周围的廊房,厢房。

《左忠毅公逸事》:“~下一生伏案卧。

”②房屋。

《史记•李斯列传》:“居大~之下。

”③通“芜”,草木茂盛。

张衡《东京赋》:“草木蕃~。

pà①害怕。

韩愈《县斋有怀》:“气象杳难测,声音吁可~。

”②恐怕。

《窦娥冤》:“天若是知我情由,~不待和天瘦。

”③难道。

《西厢记》:“你行~说的慌,却因小姐上来。

”④倘若。

《拜月亭》:“~哥哥不嫌相辱啊﹗。

”bó通“泊”,淡泊。

司马相如《子虚赋》:“~乎无为,憺乎自持。

ràng①责问;

责备。

《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之,且辞焉。

”②谦让;

礼让。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③让给;

让位给。

《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④亚于;

比……差。

《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林泉。

”⑤推辞;

拒绝。

《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⑥让开;

躲开。

《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之。

yà①迎接。

《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侯于新楚。

”②躲避。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何曾敢与他和尚争锋,望着直南下便~。

123 共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