帜
zhì旗帜。
《墨子•旗帜》:“鼓三,举一~。
”【引】标志;
标记。
《后汉书•虞诩传》:“以采綖缝其裾为~。
”
开
kāi①开(门);
(把门)打开。
《木兰诗》:“~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
”《山市》:“窗扉皆洞~。
”②打开;
开启。
《过秦论》:“秦人~关延敌。
” 《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
”《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妆镜也。
”【引】使……舒畅;
使……展开。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
”③(花)开;
开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更多
纰
pī见“纰缪”。
pí在衣冠或旗帜上绣花边。
《诗经•鄘风•干旄》:“素丝~之。
”【纰缪】错误。
旂
qí①上画交龙图案、竿头系铃的旗。
《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
”②泛指旗帜。
韩愈《谴疟鬼》:“呼吸明月光,手掉芙蓉~。
”
识
shí①知道;
懂得。
《谋攻》:“~众寡之用者胜。
”《石钟山记》:“汝~之乎?
”②认识。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
”③识别;
辨认。
《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耳。
”④知识;
见识。
张衡《东京赋》:“鄙夫寡~。
”zhì①通“志”。
记;
记住。
《论语》:“默而~之。
”②通“帜”。
标记;
记号。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宛然。
”查询
仪
yí①法度;
标准。
《三国志•诸葛亮传》:“抚百姓,示~轨。
”②仪器。
《张衡传》:“复造侯风地动~。
”③外貌;
外表。
《孙雀东南飞》:“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
”④礼仪;
礼节。
《晋书•谢安传》:“诏府中备凶~。
”⑤礼物。
《范进中举》:“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五十两。
”【仪表】⒈表率。
⒉准则;
规范。
⒊仪容姿态。
【仪式】⒈法令准则。
⒉礼节规范。
【仪仗】皇帝及官员外出时,随行人员所的武器、旗帜以及各种生活......更多
幡
fān旗帜。
《孔雀东南飞》:“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
”【幡幡】1.翻动的样子。
2.轻率不庄重的样子。
旆
pèi古代旗边陲下的饰品。
《诗经•小雅•六月》:“白~央央。
”【又】泛指旌旗。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旌~何缤纷。
”【旆旆】⒈旗帜飘扬的样子。
⒉生长茂盛的样子。
查询
旒
liú①古代旗帜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
《论衡•变动》:“旌旗垂~。
”②古代帝王礼帽上前后悬垂的玉串。
东方朔《答客难》:“冕而前~。
”
旗
qí①旗子;
旗帜。
《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靡,故逐之。
”②表识;
标志。
《左传•闵公二年》:“衣,身之章也;
佩,衷之~也。
”③幌子;
招子。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风。
”④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分为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