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
wǎ①陶土烧制的器物。
《高祖还乡》:“王乡老执定~台盘。
”②盖屋的瓦片。
《阿房宫赋》:“~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③古指纺缍。
《诗经•斯干》:“载弄之~。
”【瓦卜】古占卜法之一,打破瓦器,依裂纹来定吉凶。
【瓦釜】⒈陶土烧制的锅。
⒉比喻小人。
【瓦全】比喻苟且偷生。
【瓦子】⒈宋元时代游艺、贸易的场所。
也叫“瓦舍”、“瓦市”。
⒉瓦片。
弄
nòng①用手把玩、戏弄。
《汉书•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之。
”【引】戏耍;
游戏。
《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
”②作弄。
《左传•襄公四年》:“愚~其民。
”③演奏乐曲。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饮卓氏,~琴。
”④古代百戏乐舞中扮演肤色或表演节目为“弄”。
唐代有“弄参军”,宋代有“弄悬丝傀儡”等。
【弄臣】在帝王身边献媚狎玩的臣子。
【弄翰】谓写文章及作画。
【弄口】逞言巧辩;
播弄是非。
樊
fán①关鸟兽的笼子。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中。
”②篱笆。
黄庭坚《庚申宿观音院》:“僧屋无陶瓦,剪茅苍竹~。
”③边;
旁。
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
”④纷杂的样子。
《庄子•齐物论》:“~然淆乱。
” 【又】忙乱。
《论衡•道虚》:“顾见卢敖,~然下其臂,遁逃乎碑下。
”pán马腹革带,如“樊缨”,古代天子、诸侯辂马的带饰,也作“繁缨”。
【樊笼】鸟笼,比喻受拘......更多
觚
gū①一种酒器。
王充《论衡•语增》:“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
”②棱角;
棱形。
《汉书•律历志》:“二百七十一枚而六~。
”③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
陆机《文赋》:“操~以率尔。
”④剑柄 。
《淮南子•主术训》:“操其~,招其末,则庸人能以制胜。
”⑤通“孤”,独立不群。
【觚牍】用以书写的木简,亦指书翰。
【觚棱】宫殿上转角处的瓦脊。
庇
bì①遮蔽,掩蔽。
《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荫也。
”【又】庇护;
保护。
《国语•周语中》:“今夫二子者俭,其能足用矣,用足则族可以~。
”②依托;
寄托。
欧阳修《泷冈阡表》:“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而为生。
”③通“裨”,弥补,补助。
瓯
ōu①盆盂类瓦器。
《灌园叟晚逢仙女》:“或暖壶酒儿,或烹~茶儿。
”②古乐器。
《文献通考•乐考》:“击~,以十二磁~为一桌。
”【瓯脱】匈奴语,边界屯守之处。
【瓯蚁】茶杯中的茶沫,代指茶。
【瓯臾】瓦器,比喻地势低洼不平。
汰
tài①淘洗。
《晋书•孙绰传》:“沙之~之,瓦砾在后。
”②淘太;
从群体中去除坏的、差的。
刘克庄《象戏》:“冗卒要精~。
”③水波;
波浪。
《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
”④滑;
掠过。
《左传•宣公四年》:“伯棼射王,~辀及鼓跗。
”⑤骄纵;
奢侈。
《荀子•仲尼》:“闺门之内,般乐奢~。
”
捉
zhuō①握;
拿。
《新唐书•杨师道传》:“~笔赋诗。
”②捉拿;
捕捉。
《促织》:“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矣。
”③拾取。
《世说新语•德行》:“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而掷去之。
”【捉笔】拿笔写文章。
【捉刀】指代人作文或做事。
注
zhù①灌入;
流入。
《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之江。
”②流出;
渗下。
《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
”③投;
击。
《庄子•达生》:“以瓦~者巧,以钩~者惮。
”④集中。
《晋书•孙惠传》:“四海~目。
”⑤赌注。
《水浒传》:“我不傍猜,只要博这一博,五两银子做一~。
”⑥给书中字句做解释。
如《说文解字注》⑦用来做解释的文字。
【注疏】注释和解释的文字的合称。
【注望】瞩目;
期待。
琉
liú见 “琉璃”。
【琉璃】⒈一种半透明、有色泽、类似玻璃的材料。
《柳毅传》:“雕~于翠楣”。
⒉指涂釉的瓦。
《西厢记》:“碧~瑞烟笼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