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ǒu①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荀子•王制》:“山林~泽。

”②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郭璞《奏请平刑书》:“密迩奸~。

jiū①缠绕;

纠结。

《汉书•五行志》:“天雨草而叶相~结,大如弹丸。

”②求。

《后汉书•张衡传》:“~天道其焉如。

”jiǎo【摎摎】搜索。

张衡《西京赋》:“~浶浪,干池涤薮。

yuān①深水潭。

《劝学》:“积水成~,蛟龙生焉。

”②深。

《庄子•在宥》:“其居也~而静。

”【渊薮】原指鱼和兽聚集的地方。

比喻事物或人物汇聚之处。

【渊玄】深邃;

深奥。

xiǎn野火。

特指兵火;

战火。

高启《次韵杨孟戴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

”【动】焚烧。

罗泌《路史•黄帝纪》:“乃~山林,破曾薮,楚莱沛,以制金刀。

chí①护城河。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

”②水池;

池塘;

湖泊。

《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

”《雁荡山》:“山顶有大~,相传以为雁荡”【池鱼】1.池中鱼。

比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

潘丘《秋兴赋》:“譬犹~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2.比喻无辜受祸者。

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

”【池中物】比喻蛰居一隅,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三国志•吴书•周瑜......更多

sù①白色的生绢。

《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十四学裁衣。

”②白色。

《三峡》:“春冬之时,则~湍绿潭,回清倒影。

”【又】特指与丧事有关的东西。

《殽之战》:“秦伯~服郊次”③朴素;

不加修饰的。

《陋室铭》:“可以调~琴,阅金经。

”④蔬果类食品。

《荀子•王制》:“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

”⑤白白地;

空。

《伐檀》:“彼君子兮,不~餐兮。

”⑥平素;

一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更多

chún①质朴;

敦厚。

苏轼《超然亭记》:“予既乐其风俗之~,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②成对的。

《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广车、钝车,~十五乘。

”③咸;

含盐多。

《汉书•食货志上》:“山林薮泽原陵~卤之地。

”④通“焞”。

光明;

美好。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⑤能“醇”。

(味道)浓厚。

《论衡•自然》:“~酒味甘,饮之者醉不相知。

”⑥通“......更多

jiū①鸟名,也称鸬鸠、斑鸠。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盈之。

”②聚集,收集。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集兆民,于兹魏土。

”③安定。

《左传•隐公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其民,君之惠也。

”④度量(土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山林,~薮泽。

wù①鸭子。

屈原《卜居》:“将与鸡~争食乎?

”【又】特指野鸭。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通“骛”,奔驰。

晏殊《中国赋》:“禽托薮以思~,兽安林而获骋。

jiǎ山间。

左思《吴都赋》:“倾薮薄,倒~岫。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