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fù①附着。
《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之。
”②靠近;
贴近。
《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山,杰然特起。
”③依附。
《信陵君窃符求赵》:“胜所以自~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六国论》:“齐人勿~于秦。
””④归附;
归顺。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操者,逼兵势耳。
”⑤捎;
寄。
《石壕吏》:“一男~书至,二男新战死。
”【附益】增益。
查询
表
biǎo①外衣。
《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素。
”②外表;
外面。
《赤壁之战》:“江~英豪咸归附之。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里潼关路。
”③上面。
《复庵记》:“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
”④标记;
标志。
《察今》:“循~而夜涉。
” 【又】作标记。
《察今》:“使人先~澭水。
” 【又】特指幌子,酒旗。
《晏子春秋•宋人沽酒》:“为器甚洁清,置~甚长,而酒酸不售。
”⑤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如《出师表......更多
三
sān①三;
第三。
②再三;
多次;
多(年)。
《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
”《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三尺】⒈剑。
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
⒉法律。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
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
⒉三个星座。
明⒊堂、辟雍、灵台。
系
xì①悬;
挂。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向牛头充炭直。
”②梆缚;
拴。
《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颈,委下命吏。
”③拘囚;
关押。
《谭嗣同》:“君既~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④继;
连接。
班固《东都赋》:“~唐统,接汉绪。
”⑤带子。
《陌上桑》:“青丝为笼~,桂枝为笼钩。
”⑥世系;
系统。
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梁日帝王孙。
”⑦联系;
关联。
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于诸侯......更多
充
chōng①充满;
充塞。
《冯谖客孟尝君》:“狗马实外厩,美人~下陈。
”②充足;
充实。
《诸葛亮传》:“调其赋税,以~军实。
”③充当。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炭值。
”④扩充;
扩大。
《与妻书》:“吾~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⑤担任,担当。
《促织》:“遂为猾胥报~里正役。
”⑥满足。
《朝三暮四》:“损其家口,~狙之欲。
”【充备】1.充足齐备。
范晔《后汉书•周荣传》:“赠送什物,无不~......更多
寄
jì①寄居;
依附。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
与曹有隙,~寓于表。
”②寄托;
托付;
委托。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傲,审容膝之易安。
”《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③寄存;
寄放。
《失街亭》:“且请~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
”④传送;
传达。
《柳毅传》:“迫而视之,乃前~辞者。
”【寄地】被人掠去的本国土地。
【寄怨】⒈借他之手以报私怨,犹言借刀杀人。
⒉寄托私怨,犹言借事以泄私忿......更多
凿
zāo①凿子;
木工穿孔挖槽用的工具。
《庄子•天道》:“释椎~而上。
”②开凿;
挖掘。
《冯谖客孟尝君》:“请为君复~二窟。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十二渠。
”【又】水流冲刷。
《雁荡山》:“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之穴。
”③孔;
窍。
《周礼•考工记•轮人》:“量其~深,以为轮广。
”④洞穴。
《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
”⑤穿凿附会。
《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也......更多
带
dài①腰带;
衣带;
带子。
《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
”②偑带;
带着。
《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
”③围绕;
环绕。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
”④附着;
含着;
夹杂着。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
”⑤兼任;
兼带。
《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
”⑥指附近相连的地区。
《宋史•李纲传》:......更多
搭
dā①击;
打。
《北齐书•神武帝纪》:“常于并州市~杀人者。
”②加上。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作马便~鞍,作牛便推磨。
” 【引】加物于支架之上,挂着。
白居易《石楠树》:“熏笼乱~绣衣裳。
”③架设。
李光《论移跸措置事宜劄子》:“仍令本府量度人数,先次~盖席屋。
”④附乘。
苏轼《论高丽进奉状》:“仍与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附因便海舶归国。
”⑤配搭。
《宋史•食货志下》:“收易旧会,品~入输。
”⑥短衣。
来
lái①麦子。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
”②来到。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③使……来;
招致。
《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远方之贤良?
”④将来的;
未来的。
《后序》:“将藏之于家,使~者读之,悲予志焉。
”⑤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爱莲说》:“自李唐~,世人甚爱牡丹。
”⑥无实义,相当于“咧”、“吧”。
《归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