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ū①古时刑具的一种。

《尚书•舜典》:“~作教刑。

”②鞭打。

《促织》:“当其为里正,受~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③直冲。

《卖柑者言》:“剖之,如有烟~口鼻。

”④击;

扑打。

《冯婉贞》:“投身大敌,与之~斗。

jiào①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

【引】平,划一。

“~然一概。

”②通“校”,校正。

通常用于书名,如《说文解字斠诠》。

jiā①一种打稻谷用的农具,又叫连枷。

《国语•齐语》:“耒耜~芟。

”②一种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

《北史•流求国传》:“狱无~锁,唯用绳缚。

xiào①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殷曰序,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

”②古代军营名称。

颜师古注《汉书•卫青传》:“~者,营垒之际,故谓军之一部为一。

”jiào①古代囚具,即“枷”。

②较量;

计较。

《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

”③称量。

《以船称象》:“称物以载之,则不~可知矣。

”④查对;

核计。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

”【校场】操场或比武的场地。

gé①树木的长枝条。

庚信《小园赋》:“枝~相交。

”【引】栅栏。

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

”【引】格子。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窗~上有火燃处。

”②格式;

标准。

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降人才。

” 【又】特指法律条文。

【又】风格。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

”成语有“别具一格”③阻止;

阻碍。

《史记•孙宾传》:“形~势禁”(被形势所阻止。

)成语有“......更多

chuí①槌子,敲击的器具。

《订鬼》:“若见鬼把~锁绳纆,立守其旁。

”【又】用槌打。

《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杀晋鄙。

”②“椎形”的。

《核舟记》:“居右者~髻仰面。

”③朴实。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少文如此。

”【椎髻】如椎形的发髻。

【椎鲁】鲁钝。

【椎埋】1.杀人埋尸。

2.盗墓。

【椎剽】杀人劫财。

【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

李商隐《祭裴氏姨文》:“~,孰知所诉。

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

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

《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

”②痛苦,悲痛。

《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

”③鲜明,整齐。

《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

”④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

《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

”《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

2.草木丛生的样子。

......更多

tà①坐卧用具,形状狭长低矮。

《孔雀东南飞》:“移我琉璃~,出置前窗下。

”②泛指床。

《芋老人传》:“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晨起不辨衣履。

”【榻布】粗厚的布,也作“荅布”

xǐ①洗脚。

《汉书•黥布传》:“汉王方踞床~。

”②洗刷;

用水去掉污垢。

杜甫《泛溪》:“得鱼已割鳞,采藉不~泥。

”【引】消除;

扫除;

弄光。

岳飞《五岳祠盟记》:“~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

”③古代一种洗具。

《仪礼•士冠礼》:“设~直于东荣。

”【辨】洗,濯,涤。

“濯”字意义最广,既指洗衣服,又指洗器物,也指洗手足;

“洗”只指洗脚。

“涤”一般洗器物。

xiǎn见“洗马”。

【洗马】⒈马前卒。

⒉官名。

yān①浸渍。

《楚辞•九叹》:“~芳芷于腐井兮。

”②久留;

停留。

《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回水而凝滞。

”《殽之战》:“敝邑为从者之~,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③深入。

《新唐书•王义方传》:“~究经术。

”【淹华】形容仪表温文尔雅。

【淹通】深彻明达。

678910 共1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