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见“蟊贼”。

【蟊贼】吃禾苗根的害虫叫“蟊”,吃禾苗节的害虫叫“贼”。

《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

”【引】比喻对人或国家有危害的人。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陷忠谠”

ào①毁谤,诬蔑。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至以相訾~。

”②高大。

《庄子•德充符》:“~乎大哉,独成其天。

”【引】志向远大,与众不同。

《庄子•大宗师》:“~乎其未可制也。

”ào①通“傲”,傲慢;

骄傲。

《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然不顾。

”【謷謷】1.哀怨或愁叹声。

《汉书•食货志上》:“天下~,陷刑者众。

”2.糼鸟待母哺食的鸣叫声。

《汉书•东方朔传》:“声~者,鸟哺鷇也。

”3.信口开河......更多

yáo①古代唱歌不用乐器伴奏叫谣。

《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

”②歌谣,歌曲。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好为庐山~。

”③凭空捏造的话。

屈原《离骚》:“~诼谓余以善淫。

”【谣言】民间流行的歌谣谚语。

【谣诼】造谣诽谤。

shì①古代帝王、贵族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不明处称号。

《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美显,荣于身后。

”②加给谥号;

定谥号。

《三国志•诸葛亮传》:“~君为忠武侯。

”③号称;

叫做。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身死无名,~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gǎn①加快速度行走。

《智取生辰纲》:“快走!

~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②追赶。

《三国演义》:“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上。

”③驱逐。

刘崇远《金华子》:“厨人馈食于堂,手中盘馔皆被君禽博撮,莫可驱~。

”④碰上(某种情况);

趁着(某个时机)。

《林黛玉进贾府》:“你们~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赶趁】指江湖献演杂技。

查询

míng①鸟叫。

《与朱元思书》:“好鸟相~,嘤嘤成韵。

”②发出声响。

《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

”【又】使……鸣;

使……发出声响。

《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也。

”③敲击发声。

《陈州粜米》:“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

”④扬名;

出名。

《柳敬亭传》:“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

”【鸣镝】响箭。

【鸣銮】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鸣玉】腰间佩玉发出声响。

【鸣驺】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

mí①兽名。

又叫驼鹿。

麋鹿。

鹿的一种,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又称“四不象”。

是一种珍贵的动物。

《殽之战》:“吾子取其~鹿,以闲敝邑,若何?

”。

屈原《九歌•湘夫人》:“~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②通“糜”。

烂,碎。

《易林•艮之损》:“卵与石斗,~碎无疑。

”méi通“湄”。

河岸水草相接处。

《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

”通“眉”。

眉毛。

《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而无须~。

móu①古代一种头盔,也叫“兜鍪”。

《战国策•韩策一》:“甲、盾、鞮、~、铁幕、革块,无不毕具。

”②像兜鍪的帽子。

《荀子•礼论》:“荐器则冠有~而毋縰。

”③一种锅。

《急就篇》:“铁鈇钻锥釜鍑~。

duó①古乐器。

形如大铃,振舌发声。

铁舌叫金铎,传达军令时用;

木舌叫木铎,宣布政令时用。

《孙子兵法•军争》:“言不相闻,故为鼓~。

”②风铃。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皆鸣。

zhì①一种鸟,也叫野鸡。

《庄子•养生主》:“泽~十步一啄,百步一饮。

”②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国之害也。

”【引】城墙。

谢眺《和王著作八公山》:“出没眺楼~。

678910 共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