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biān①古代用来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三绝。
”【引】书或书的一部分。
王安石《送石赓归宁》:“开~喜有得,一读瘳沉疴。
”②按次序排列。
《战国策•楚策一》:“臣入~席,出川陪乘。
”③编联。
《汉书•路温舒传》:“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用写书。
”④编写。
《韩非子•难三》:“法者,~著之图籍。
”⑤编织编结。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之以发,系之苇苕。
”⑥编入户籍......更多
行
xíng①行走。
《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
”②出行。
《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
”③运行。
《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
”④传布。
《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
”⑤实行;
做。
《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
”⑥动作;
行动;
举动。
《鸿门宴》:“大~不顾细谨。
”⑦品行。
《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
”⑧将;
即将。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更多
衔
xián①马嚼子。
《战国策•秦策》:“伏轼樽~,横历天下。
”②含;
嘴含。
《张衡传》:“外有八龙,首~铜丸。
”③包含;
含有。
《岳阳楼记》:“~远山,吞长江。
”④心怀;
隐藏在心里。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哀致诚。
”⑤怀恨;
对人心怀不满。
《刘东堂言》:“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之次骨,或至相殴。
”⑥奉;
接受。
《礼记•檀弓》:“~君命而使。
”⑦头衔;
官阶。
白居易《重和元少尹》:“南宫起请无消息......更多
衡
héng①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车辕上的横木。
《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也。
”【又】泛指横木。
《归去来兮辞》:“乃瞻~宇,载欣载奔。
”②秤杆;
秤。
《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
”【又】称量;
比较。
如“衡量”、“权衡”。
③匹敌;
对抗。
《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不如早与之绝。
”④通“横”。
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击。
”《过秦论》:“外连~而斗诸侯......更多
覆
fù①翻;
翻转过来。
《论语》:“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
”《鸿门宴》:“樊哙~其盾于地。
”②覆没。
《六国论》:“至于颠~,理固宜然。
”③遮盖;
掩蔽。
《左忠毅公逸事》:“公阅毕,即解貂~生,为掩户。
”《孔雀东南飞》:“枝枝相~盖,叶叶相交通。
”④伏兵。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山下,大败之。
”⑤审察。
《汉书•李寻传》:“反覆~愚臣之言。
”⑥反;
反而。
《诗经•节南山》:“不惩其心......更多
觇
chān①窥看;
侦察。
《促织》:“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视。
”《后序》:“予更欲一~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看;
观看。
《促织》:“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之。
”【觇候】暗中察看。
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讽县掠考范。
”【觇视】窥视。
皮
pí①皮。
《左传•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比喻表面,浅薄。
《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②皮侯,兽皮制的箭靶。
《仪礼•乡谢礼》:“射不主~。
”③剥去皮。
《史记•刺客列传》:“因自~面抉眼。
”【皮里阳秋】皮里,心里。
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
穿
chuān①穿透,突破。
《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鲁缟’者也。
”②凿,掘。
《察传》:“及其家~井,告人曰:‘吾~井得一人。
’”③通过,经过。
《登泰山记》:“~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④贯串。
《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
”⑤破,破损。
《五柳先生传》:“短褐~结,箪瓢屡空。
”⑥穿戴。
《\\[般涉调\\]哨......更多
突
tū①急速地向前冲;
冲击。
《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出刀枪鸣。
”②突然。
《诗经•甫田》:“未几见兮,~而弁兮。
”③高起;
凸起。
《过小孤山大孤山》:“自舟中望山,~兀而已。
”④烟囱。
《曲突徙薪》:“更为曲~,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突骑】冲锋陷阵的骑兵。
【突将】冲锋陷阵的将士。
【突兀】⒈高耸。
⒉突然;
意外。
第
dì①次第;
次序。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按照楚国的用人次序,我死后令尹司马的官职不是胜(人名)来继任还有谁呢?
)②官僚和贵族的住宅。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出,驾而宿于朝房,旬而还~。
”《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候太公、太母起居。
”③科举考试的等级。
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
《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