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
bēi①悲哀;伤心。
《柳毅传》:“~泗淋漓,诚怛人心。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
”【又】可悲的。
《察今》:“以为治岂不~哉。
”【又】为……而悲伤。
《韩非子?和氏》:“吾非~刖也。
”杜甫《登高》:“万里~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②怜悯,同情。
《捕蛇者说》:“余~之,且曰‘若毒之乎?’。
”《指南录后序》:“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③顾念;怀念。
《汉书•高帝纪》:“游子~故乡。
”④悲伤。
抄
chāo①叉取。
李白《大猎赋》:“~獑猢,揽貊(豸国)。
”②掠夺。
《后汉书•郭伋传》:“时匈奴数~郡界,边境苦之。
”③从侧面或近路过去。
④用匙取物。
韩愈《赠刘师服》诗:“匙~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⑤誊写,抄录。
《晋书•纪瞻传》:“好读书,或手自~写。
”⑥古代十撮为一抄。
《孙子算经》:“十撮为一~,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
”【抄暴】劫掠滋扰。
《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转盛,~......更多
晟
shèng①光明。
郝经《原古上元学士》:“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
”②兴盛,旺盛。
《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绋龛碑》:“自泰创兴,于周转~。
”
檄
xí檄文;
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
《后序》:“到高邮,制府~下,几以捕系死。
”
浼
měi①污染。
《孟子•公孙丑上》:“尔焉能~我哉。
”②托请;
央求(后起意义)。
陶宗仪《辍耕录》:“整复~入言之。
”【浼浼】水大的样子。
瑕
xiá①玉上的红色斑点;
玉上的斑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请指示王。
”【又】比喻缺点;
过失。
《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录用。
”②裂缝;
空隙。
《管子•制分》:“攻坚则轫,乘~则神。
”
见
jiàn①看;
看到。
《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见;
碰见。
《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见面;
会面。
《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见;
谒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见;
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知道;
懂得。
《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听见;
听到。
《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见解;
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盦
ān①古器皿的盖子。
《说文•皿部》:“~,覆盖也。
”②古时盛食物的器具。
陶宗仪《辍耕录》:“古器这名,则有……壶,~,瓿。
”③通“庵”。
多用于古时的文人的书斋名或人名。
目
mù①眼睛。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叱之。
”②年;
看待。
《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③递眼色;
使眼神。
《鸿门宴》:“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网孔。
《韩非子•外储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成~而后得。
”⑤行列;
条目。
《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论】⒈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
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无自知之明。
⒉肤浅之......更多
穷
qióng①走投无路,处境困窘。
《〈指南录〉后序》:“~饿无聊,追购双急。
”②不得志;
不显贵。
《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困来归丹。
”③穷尽;
用尽。
《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绝无踪响。
”④走到尽头;
寻究到底。
《桃花源记》:“复前行,欲~其林。
”⑤贫困;
贫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倒替你这小贱人白白养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