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①马受刺激而行动失常。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

”《柳毅传》:“鸟起马~,疾逸道左。

”②惊骇;

惊慌。

《促织》:“面如土色,大~。

”【又】使……惊骇、惊慌。

《梦游天姥吟留别》:“慄深林兮~层巅。

”《序》:“直可~天地,泣鬼神。

”③惊讶;

惊奇。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问所从来。

”④惊动;

震动。

《滕王阁序》:“雁阵~寒,声断衡阳之浦。

”《阿房宫赋》:“雷霆乍~,宫车过也。

”⑤......更多

shù①防守边疆。

《陈涉世家》:“而~死者固十六七。

”②泛指防守。

《石壕吏》:“三邺城~。

”③驻防的士兵。

《左传•定公元年》:“乃归诸侯之~。

”④驻防的营垒、城堡。

柳元《段太尉逸事状》:“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

róng①兵器;

武器。

《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

”②战车。

《殽之战》:“梁弘御~,莱驹为右。

”③士兵;

军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阵整齐。

”④军事;

战争。

柳宗元《封建论》:“列侯骄盈,黩货事~。

”⑤古代泛称我国西部各少数民族。

《五蠹》:“行仁义而怀西~。

”【戎首】⒈发动战争的人;

挑起争端的人。

⒉军队主帅。

qi①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二首之十:“刑天舞干~,猛志固常在。

”②悲伤;

忧伤。

《柳毅传》:“毅深为之~。

”《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者。

”《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天涯之~也。

”③亲戚;

亲属。

《狱中杂记》:“富者就其~属。

贫则面语之。

”【戚促】窘迫;

迫促。

【戚戚】⒈忧愁的样子。

⒉心动的样子。

lüè①抢;

夺取。

《阿房宫赋》:“剽~其人,倚叠如山。

”②拷打。

《南史•柳仲礼传》:“毒~百姓,汙辱妃主。

”③轻轻地拂过或擦过。

《过小孤山大孤山》:“有俊鹘抟水禽,~江东南去。

”④梳理。

《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也。

”⑤书法称长撇为“掠”。

yuán①拉拽;

攀援。

《游黄山记》:“石崖侧削则~岩。

”②持;

执拿。

《国殇》:“~玉枹兮击鸣鼓。

”③提出。

《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疑质理。

”④引用。

《柳敬亭传》:“~古证今,极力为之。

”⑤帮助;

援助。

《六国论》:“盖失强~,不能独完。

”【援引】引证。

推举;

引荐。

gǎi①改变;

变化。

《周亚夫军细柳》:“天子为动,~容式车。

”《回乡偶书》:“乡音未~鬓毛哀。

”②改正;

改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

”【改醮】改嫁。

醮,结婚时以酒祭神。

《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向氏~。

zhān①赤色的曲柄旗。

《汉书•田蚡传》:“立曲~。

”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旜”。

【又】泛指旌旗。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收功单于~。

”②“之焉”的合音。

“之”是指代词,“焉”是语气词。

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毋多谈。

”③通“毡”。

一种毛织物《盐铁论•论功》:“织柳为室,~席为盖。

”【旃檀】梵语译音,即檀香。

xuán①转动;

回转。

《柳毅传》:“香气环~,入于宫中。

”②返回。

《伶官传序》:“及凯~而纳之。

”③随即;

不久。

《促织》:“~见鸡伸颈摆扑。

”xuàn临时。

《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旋踵】⒈退缩。

⒉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bū①申时,相当于下午三至五点钟。

《李愬雪夜)蔡州》:“~时,门坏。

”②日落。

《三元里抗英》:“亦半时许方~也。

”【晡食】吃第二顿饭,相当于今之晚饭。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吾未~,请假设草具。

”查询

678910 共3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