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遮拦物。

陶渊明《止酒》:“坐止高荫下,步止~门里。

”查询

xuè开玩笑。

《世说新语•容止》:“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

”李白《陌了桑》:“调笑来相~。

shēn①人或动物的躯干。

《国殇》:“首~离兮心不惩。

”②整个身躯。

《狼》:“~已半入,止露尻尾。

”③自身;

本身;

自己。

《师说》:“于其~也,则耻师焉。

”④亲自。

《隆中对》:“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一生;

生命。

《陟江》:“固将重昏而终~。

”《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以逃。

”⑥同“娠”,身孕。

《与妻书》:“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

chuò①停止,中止。

《陈涉世家》:“~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废止,废除。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广。

”【辍学】中途停止上学。

【辍斤】停止使用斧头。

言无知己,不愿轻试其技。

后引申为失去知己。

卢照邻《南阳公集序》:“~之恸,何独庄周?

闻笛而悲,宁惟向秀?

”查询

dùn①逃跑;

逃离。

《黔之驴》:“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

”《冯婉贞》:“敌弃炮仓皇~。

”②隐去。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隐。

”【辨】遁,逃。

两字都指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脂悄悄地溜走,不知去向。

【遁迹】避世隐居。

【遁天】违背自然规律。

【遁巡】欲行又止,迟缓不决的样子。

è①阻止。

《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

” 《病梅馆记》:“锄其直,~其生气。

”②断绝。

《诗经•文王》:“命之不易,无~尔躬。

” 【遏云】阻遏行云,比喻歌声响亮美妙。

许浑《陪王尚书泛舟莲池》:“舞疑回雪态,歌转~声。

hǎi①肉酱。

司马光《训剑示康》:“果止于梨、栗、杮之类,肴止于脯、~、菜羹。

”②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涉江》:“伍子逢殃兮,比干菹~。

jiàn①镜子。

《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可以正衣冠。

”②照;

照视。

《庄子•德充符》:“人莫~于流水而~于止水。

”③鉴察;

审察。

《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听,坐贻聋瞽。

”④借鉴;

鉴戒。

《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⑤鉴别;

识别。

《吕氏春秋•適音》:“谿极则不~,不~则竭。

”【引】识别力。

《梁书•到洽传》:“乐安任昉有知人之~。

”查询

è①阻塞。

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长流,莫或~之。

” 【又】阻止;

阻拦。

②挡水的堤坝。

《汉书•召信臣传》:“开通沟渎,起水门提~,凡数十处,以广溉灌。

què①止息。

《诗经•小雅•节南山》:“俾民心~。

”【又】停止。

周邦彦《浪淘沙慢•水竹旧院落》:“东门帐饮乍~。

”【又】特指乐曲终止。

谢灵运《九日从宋戏马台集送孔令》:“指景待乐~。

”②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阕。

《史记•留侯世家》:“歌数~。

”【又】词有两段者,称为“前阕”和“后阕”。

678910 共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