赂
lù①赠送财物,割让土地。
《韩非子•说林下》:“乃割露山这阴五百里以~之。
”②贿赂;
因请托而赠予财物。
《狱中杂记》:“富者~数十百金,贫者亦罄衣装”③赠送的财物。
《韩非子•五蠹》:“行货~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
”④割让的土地。
《战国策•秦策四》:“秦责~于魏,魏不与。
”⑤财物。
《史记•周本纪》:“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而去。
”
资
zī①钱财;
物资。
《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粮,为卿后援。
”②积蓄。
《信凌君窃符救赵》:“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③供给;
资助。
《祭妹文》:“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一次。
”④资本;
依托。
《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也。
”⑤天赋。
《汉书•董仲舒传》:“今陛下贵为天子,……又有能致之~。
”⑥通“咨”。
询问。
《礼记•表记》......更多
赴
fù①奔向;
投向。
多指投向凶险的处所或危险的事物。
《信陵君窃符求赵》:“无他端,而欲~秦军。
”《孔雀东南飞》:“举身~清池”②前往;
到。
《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愬于王。
”③报丧,后来写作“讣”。
《左传•隐公三年》:“王平崩,~以庚戍,故书之。
”④赴任。
《石钟山记》:“而长子迈将~饶之德兴尉。
”
迪
dí①道路。
屈原《九章•怀沙》:“易初本~兮,君子所鄙。
”(易初本迪:改变最初的道路。
)【又】道理。
《尚书•大禹谟》:“惠~吉,从逆凶。
”②开导;
引导。
《尚书•太甲上》:“启~后人。
”③遵循。
扬雄《法言•先知》:“为国不~其法。
”④进用;
引进。
《荀子•儒效》:“弗求弗~。
”⑤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尚书•立政》:“古之人~惟有夏。
”【迪哲】行为明智。
骛
wù①(马)奔驰。
《史记•司马相如传》:“游乎六艺之囿,~乎仁义之塗。
”②快;
急速。
《素问•大奇论》:“肝脉~暴,有所惊骇。
”③追求;
从事。
《宋史•陈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高远,卒无成焉。
”
遗
yí①遗失;
丢失。
《过秦论》:“秦无亡矢~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放弃;
舍弃。
《师说》:“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③遗失的东西。
《乐羊子妻》:“况拾~求利以污其行乎?
”④遗留。
《伶官传序》:“此三者,吾~恨也。
”【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
《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志且光大之。
”wèi①赠送。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
”②给予的东西。
《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更多
遣
qiǎn①差遣;
派遣。
《桃花源记》:“太守即~人随其往。
”②打发;
送走。
《卖油翁》:“康肃笑而~之。
”③休;
休弃。
《孔雀东南飞》:“便可速~之,~去慎莫留。
”④排遣;
消遣。
《祭妹文》:“无所娱~。
”⑤发遣;
发配。
《狱中杂记》:“时方冬停~,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
”【遣戍】旧时发送犯人戍边,使效力赎罪。
【遣昼】犹放晴。
闻
wén①听见;
听到。
《木兰诗》:“不~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听说;
得知。
《殽之战》:“寡君~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③报告;
上报。
《童区寄传》:“愿以~于官。
”④见闻;
知识。
《屈原列传》:“博~强志,明于治乱。
”⑤名声;
名誉。
《论语》:“四十、五十而无~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⑥闻名;
传扬。
《出师表》:“不求~达于诸侯。
”
附
fù①附着。
《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之。
”②靠近;
贴近。
《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山,杰然特起。
”③依附。
《信陵君窃符求赵》:“胜所以自~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六国论》:“齐人勿~于秦。
””④归附;
归顺。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操者,逼兵势耳。
”⑤捎;
寄。
《石壕吏》:“一男~书至,二男新战死。
”【附益】增益。
查询
频
pín①皱眉头,常“频顣”、“频蹙”连用。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顣厄运。
”②危急。
《诗经•大雅•桑柔》:“国步斯~。
”③频繁;
多次。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渐见征求~。
”【引】并,一起。
《国语•楚语下》:“群神~行。
”【又】先后。
王俭《褚渊碑文》:“~作二守。
”bīn通“濒”,水边。
《诗经•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
”【频仍】连续不断;
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