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n①水边高处.《诗经•卫风•氓》:“淇则有~,隰则有伴。

”②山崖;台阶.《西京赋》:“襄~夷塗,脩路峻险。

”③高;高峻.《苦斋记》:“山田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外而臼中。

”④高傲.黄庭坚《定风波》:“莫笑老翁犹气~。

”【岸忽】傲慢.【岸帻】帻,仓头的巾.指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样子.李白《醉后》:“日暮~归,传呼隘阡陌。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葛衣~,精神如虎,目光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huī①三股线合成的绳索。

《汉书•陈遵传》:“不得左右,牵于纆~。

”【引】捆绑;

束缚。

扬雄《解嘲》:“~以纠墨,制以锧鈇。

”【又】专指琴徽,系琴弦的绳子。

陆机《文赋》:“犹弦么而~急。

”②佩巾。

张衡《思玄赋》:“扬杂错之袿~。

”③标帜;

符号。

左思《魏都赋》:“~帜以变,器械以革。

”④美好。

鲍照《数诗》:“宾友仰~容。

”王粲《公燕》:“管弦发~音。

”【徽缠】绳索。

也比喻各种束缚、牵累。

【徽号】⒈旗帜......更多

yìng①照;

映照。

《晓出净慈侍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日荷花别样红。

”②衬托。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红。

”③掩映。

《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有时见日。

”【映带】景物相互映衬,彼此相连。

xuàn①照耀。

《史记•田单列传》:“牛尾炬火光明~耀。

”②炫耀;

自夸。

张仲方《披沙拣金赋》:“美价初~,微明内融。

chù①直通。

谢灵运《山居赋》:“曲术周乎前后,直陌~其东西。

”②直率。

③直立,高耸。

【又】形容耸立。

杜牧《阿房宫赋》:“蜂房水涡,~不知其几千万落。

”④齐,齐平。

鲍照《芜城赋》:“ 若断岸,~似长云。

”【矗矗】形容高峻。

fān①飞;鸟飞。

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

”②翻动;飘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

”③翻动。

《红楼梦》:“王夫人取时,~寻了半日。

”④翻倒;倾覆。

《琵琶行》:“血色罗裙~酒污。

”⑤越过。

《明湖居听书》:“及至~到傲来峰顶。

”⑥反而;反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到乡~似烂柯人。

”⑦依照曲调写作曲词。

《琵琶行》:“为君~作琵琶行。

”⑧翻译。

《旧唐书•姚崇传......更多

shuí①谁;

什么人;

哪个(些)人。

《殽之战》:“且行千里,其~不知?

”②哪个。

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堪折?

”【谁何】⒈谁。

⒉诘问;

盘问。

chēng红色。

谢眺《望三湖》诗:“积水照~霞,高台望归翼。

”【又】颜色变红。

陆游《养疾》诗:“菊颖寒犹小,枫林晓渐~。

”【赪尾】1.赤色的鱼尾。

2.比喻忧劳。

jīn①金子;

黄金。

《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

”【又】指铜。

《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

”②泛指钱币;

钱财。

《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

”③金属的通称。

《劝学》:“~就砺则利。

”《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

”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

《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

”⑤像金属般的;

比喻坚固。

《过秦论》:“自为关之......更多

yín①攀附。

穆修《秋浦会遇》诗:“阴排密有~。

”②敬。

《北史•房彦谦传》:“刑赏曲直,升闻于天,~畏照临,亦宜谨肃。

678910 共1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