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
láng①似玉的白色美石。
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弹八~之璈。
”②洁白。
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已过重阳半月天,~华千点照寒烟。
”【琅珰】⒈锁住。
⒉金属或玉器撞击声。
【琅玕】像玉一样的宝石。
瑳
cuō①玉色洁白,光润。
《宋史•乐志十四》:“琱珉~~。
”(琱珉:雕刻过的玉石。
)②通“磋”。
琢磨加工;
共同商讨研究。
《荀子•天论》:“日切~而不舍也。
”③笑而见齿的样子。
陆游《航海》诗:“作诗配《齐谐》,发子笑齿~。
”【瑳瑳】1.形容色泽洁白光润。
2.笑而露齿的样子。
瘠
jí①瘦,与“肥”相对。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②薄;
少。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何必~鲁以肥杞。
”zì①通“胔”,尚未腐烂的尸骨。
《正气歌》:“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
”【引】指躯体。
晁错《论贵粟疏》:“而国亡捐~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瘠色】容貌毁损。
【瘠土】不肥沃的土地。
缁
zī黑色。
《韩非子•说林下》:“天雨,解素衣,衣~衣而反。
”
缙
jìn①浅赤色。
《后汉书•蔡邕传》:“济济多士,端魏~綎。
”②通“搢”,插。
如“缙绅”。
【缙绅】⒈插笏垂绅。
缙,通“搢”。
指把笏插在衣带间。
绅,衣服的大带,指拖垂着衣带国。
插笏垂绅为古代高级官员的装束。
⒉代指官僚士大夫。
缛
rù①繁密的彩色装饰。
张衡《西京赋》:“其馆室次舍,采饰纤~。
”【引】繁多;
繁琐。
《仪礼•丧服传》:“丧成人者其文~。
”成语有“繁文缛节”。
②通“褥”,褥子。
谢惠连《雪赋》:“援绮衾兮坐芳~。
”
褐
hè①古代贫苦人穿的粗布衣,用粗麻或粗毛制成。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怀其璧。
”②墨黄色。
白居易《三适赠道友》:“~绫袍厚暖。
”
皓
hào①白。
《登泰山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
”②喻指老翁。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他年来访南山~。
”③明;
明亮。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月千里。
”查询
碧
bì①本指青绿色玉石,后多指青绿色。
《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万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红。
”【碧城】传说中仙人住的地方。
【碧华】指月亮。
【碧落】天空。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碧血】指志士忠臣为正义而流的血。
礼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
”②礼貌;
礼仪;
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
”③尊敬;
以礼相待。
《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
”④礼物。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
”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