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á①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

”②书信。

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遥怀具短~。

”③古时铠甲上的金属叶片。

《左传•成公十六年》:“蹲甲射之,彻七~焉。

”④因瘟疫而死。

《列子•汤问》:“土气和,亡~厉。

”【札札】象声词。

qǐ①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

《汉书•窦武传》:“取~信,闭诸禁门。

”②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一种木制仪仗,形状像戟,外有缯衣。

也叫“棨戟”。

《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懿范,~戟遥临。

shà①迷信传说中的凶恶的神。

如“凶神恶煞”。

②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后起意义)。

柳永《迎春乐》:“别后相思~。

”shā①通“杀”。

杀伤。

班固《白虎通•五行》:“西方~伤成物,辛所以~伤之也。

”【又】消灭,结束。

班固《白虎通•五行》:“法四时,先生后~也。

”查询

dú①单独;

独自。

《庄暴见孟子》:“~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完。

”《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存。

”②老而无子这样一种状态叫“独”。

《赵威后问齐使》:“哀鳏寡,恤孤~,振困穷,补为足。

”《礼记•大同》:“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③独特;

特殊。

《史记•游侠列传序》:“读书怀~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绝。

”④只是;

仅仅。

《垓......更多

yù①美石。

《曹刿论战》:“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洁白;

美丽;

珍贵。

《卖柑者言》:“出之烨然,~质而金色。

”③相爱;

相助。

《诗经•民劳》:“王欲~女。

”【玉成】成全;

促成。

【玉人】⒈指仙女。

⒉比喻貌美像玉人。

【玉润】⒈比喻美德。

⒉女婿的美称。

jiān①捆东西的绳索。

《汉书•外戚传下》:“使客子解箧~。

”②封口,封闭。

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

”【引】闭口。

《宋史•郑侠传》:“御史~默不言。

”③书信。

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两月劳君寄两~。

”④寄。

柳宗元《答吴立夫》:“题诗~恨去,离绪极纷纶。

”【缄愁】寄信述说相思之苦。

【缄縢】⒈绳索。

⒉封存。

dào①偷。

《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兵符与公子。

”②偷东西的人;

小偷。

《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

”③强盗。

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

《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之出入与非常也。

”【辨】盗,贼。

“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

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

”②礼貌;

礼仪;

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

”③尊敬;

以礼相待。

《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

”④礼物。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

”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更多

zhì①放弃。

《鸿门宴》:“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②放置;

安放。

《五人墓碑记》:“断头~城上,颜色不少变。

”③放逐。

《郑伯克段于鄢》:“遂~姜氏于城颍。

”④摆设。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酒大会宾客。

”⑤设置。

《过小孤山大孤山》:“南朝自武昌到京口,列~烽燧。

”⑥置办;

购买。

《苏武传》:“既至胸奴,~币遗单于。

”⑦释放。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盘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之,无有所~。

......更多

cuì①翠鸟。

曹植《洛神赋》:“或拾~羽。

”②翡翠,一种绿色的宝石。

③青绿色。

《柳毅传》:“雕琉璃于~楣,饰琥珀于虹栋。

”《鞭蕖》:“犹似未开之花,与~叶并擎。

”④鸟尾上的肉。

《礼记•内则》:“舒雁~。

”(郑玄注:“舒雁,鹅也;

翠,尾肉也。

”)【翠盖】1.翠羽装饰的华盖。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驰要褭(niǎo),建~。

”2.形容枝叶状如华盖。

元好问《后湾别业》诗:“童童~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更多

1112131415 共2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