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见“蒺藜”。

【蒺藜】⒈一种长刺的野生植物。

汉乐府《孤儿行》:“拔断~肠月中。

”⒉用来御敌的一种器具,有尖刺像蒺藜。

《墨子•备城门》:“皆积经絫石~。

liáng跳跃。

柳宗元《黔之驴》:“因跳~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liàng见“踉蹡”【踉蹡】⒈行走不稳的样子。

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越门限。

”⒉行走缓慢的样子。

潘岳《射雉赋》:“已~而徐来。

sòng①送行。

《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之。

”②陪送;

追随。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我至剡溪。

”③押送;

遣送。

《李愬雪夜入蔡州》:“愬以槛车~元济诣京师。

”④送交;

送达。

《失街亭》:“忽报王平使人~图本至。

”⑤赠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时间~汤~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⑥断送;

了结。

《陈州粜米》:“兀的不~了我这条老命。

má①麻类植物。

也指麻类植物的纤维。

《管子•牧民》:“养桑~,育六畜。

”②麻布丧服。

【引】穿麻布丧服。

《礼记•杂记》:“~者不绅,执玉不~,~不加于采。

”③繁多而杂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未断绝。

”④面部痘瘢。

《聊斋志异•吕无病》:“衣服朴洁,而微黑多~。

”⑤麻醉。

《智取生辰纲》:“多少好汉被蒙汗药~翻了。

zhèn①军队作战时按一定的作战意图排列的队伍。

《出师表》:“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又】泛指行列。

《滕王阁序》:“雁~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②战事。

《失街亭》:“吾累随丞相经~。

”③表示时间的长度。

《失街亭》:“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

zǔ①险要的地方。

《子鱼论战》:“古之为军也,不以~隘也。

” 《隆中对》:“若跨荆、益,保其险~。

”②艰险;

险阻。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道路~且长,会面安可知?

”③阻断;

阻截。

《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绝。

”《子鱼论战》:“~而鼓之,不亦可乎?

”④恃;

倚仗。

《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兵而安忍。

”⑤疑惑。

《左传•闵公二年》:“狂夫~之。

”⑥艰难。

《尚书•舜典》:“黎民~饥。

”【阻深......更多

ní副虹,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

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断。

”【霓旌】古时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

yāng①古时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子。

《左传•襄公十八年》:“抽剑断~。

”②见“鞅掌”。

yàng通“怏”。

见“鞅鞅”。

【鞅掌】事务繁忙。

【鞅鞅】不满意。

àn①深黑色。

《采草药》:“花过而采,则根色~恶。

”②昏暗。

蒲松林《山市》:“又其上,则~然缥渺,不可计其层次矣。

”③情绪低落,沮丧。

柳永《玉蝴蝶》:“~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nǎi①你(的);

你们(的)。

《示儿》:“家祭无忘告~翁。

”②这;

这样。

《齐桓晋文之事》:“夫我~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③表判断,是。

《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天也。

”④竟然;

却。

《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才。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能衔哀致诚。

”⑥仅仅;

只。

《垓下之战》:“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⑦又。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

”⑧......更多

11121314 共1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