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ǒu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

《柳毅传》:“是何可~之谓乎?

”《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

”②用于答话,表示不同意,相当于“不”,不是这样。

《齐桓晋文之事》:“~,吾不为是也。

”③用在句末,表询问。

相当于“不”、“没有”、“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李清照《如梦令》:“知~,知?

应是绿肥红瘦。

”pǐ①恶;

坏。

常与“臧”“泰”对用。

《出......更多

yīn①小土山。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乘~而闚宋城。

”【又】堆土为山。

《左传•襄公六年》:“~之环城。

”②填塞。

《史记•蒙恬列传》:“堑山~谷,通直道。

”【引】埋没;

淹没。

《后汉书•应劭传》:“旧章~没,书记罕存。

”【堙灭】埋没;

消灭。

【堙替】埋没。

qiáo尖而高的山。

《采草药》:“岭~微草,凌冬不雕。

”《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时没为银海。

”查询

wú①别;

不要。

《鸿门宴》:“距关,~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②不。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畏秦,欲~行。

”③无;

没有。

《韩非子•显学》:“儒侠~军劳。

”【毋宁】同“无宁”。

宁肯;

宁愿。

【毋庸】同“无庸”。

不必;

不须。

làn①食物因为熟透而变得酥软的状况。

《吕氏春秋•本位》:“熟而不~。

”②被火烧伤;

烫伤。

《左忠毅公逸事》:“面额焦~不可辨。

”③腐烂;

腐败。

《左忠毅公逸事》:“国家之事糜~至此。

”④极;

程度深。

《范进中举》:“你是个~忠厚没用的人。

”⑤明亮;

有光芒。

《诗经•女曰鸡鸣》:“明星有~。

”《观沧海》:“星汉灿~,若出其里。

gǔ①瞎眼。

《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

”②古代以瞽者为乐官,故为乐官的代称。

《邵公谏厉王弭谤》:“~献曲,史献书。

”③比喻人没有能力。

《劝学》:“不观气色而,谓之~。

”【瞽说】不合事理的言论;

瞎说。

【瞽言】无见识的话,多用作谦辞。

【瞽议】妄议;

无见识的意见

diàn①以酒食祭祀死者。

《窦娥冤》:“遇时节将碗凉浆~。

”②进献。

《仪礼•乡饮酒》:“主人坐,~爵于阶前。

”③放置。

《礼记•内则》:“~之,而后取之。

”(旧礼,男女不能亲手授受物品,如果没有盛物的器具,就先把物品放在地上,然后去取。

)④定;

建立。

《尚书•禹贡》:“~高山大川。

11 共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