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
dí①仇敌;
敌人。
《殽之战》:“~不可纵。
”《过秦论》:“秦人开关延~,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②抵抗;
抵挡。
《垓下之战》:“吾骑此马五岁,所以无~。
”《失街亭》:“恐汝不能~之。
”③相当;
匹敌。
《谋攻》:“~则能战之。
”④攻击。
《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
毁
huǐ①破坏;
毁坏。
《病梅馆记》:“~其盆,悉埋于地。
”【又】特指哀痛时过度而伤害身体。
《韩非子•内储说》:“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甚瘠。
”②诽谤;
讲别人的坏话。
《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之。
”③焚烧。
《晋书•温峤传》:“遂~犀角而照之。
”【毁齿】指儿童脱落乳齿,也借指换齿时的儿童。
悔
huǐ①悔恨;
后悔。
《荆轲刺秦王》:“太子迟之,疑其有改~。
”【又】悔恨的事;
过失。
《郑伯克段于鄢》:“公语之故,且告之~。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
”②灾祸。
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兮。
”③《周易》卦的上体,外卦。
《左传•僖公十五年》:“蛊之贞,风也;
其~,山也。
”
抑
yì①按;
向下压。
与“扬”相对。
《老子•七十七章》:“高者~之,下者举之。
”②压抑;
抑制。
《治平篇》:“禁其浮靡,~其兼并。
”③抑郁;
低沉。
《琵琶行》:“弦弦掩~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表示轻微的转折,可译为“可是”、“不过”。
《隆中对》:“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⑤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欤?
”【抑配】强行摊征税物。
【抑......更多
拂
fú①擦拭。
《活板》:“用讫……以手~之,其印自落。
”②除去;
排除。
韩愈《答张籍书》:“~其邪心。
”③掠过。
《小石潭记》:“蒙络摇缀,参差披~。
”④挥;
甩动。
谢灵运《述祖德》:“高揖七州外,~衣五湖里。
”⑤违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乱其所为。
”
振
zhèn①举;
举起。
《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
”③奋起;
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更多
揭
jiē①高举;
举起。
《过秦论》:“斩木为兵,~竿而起。
”②显露;
显现。
《战国策•韩策》:“唇~者甚齿寒。
”③分开;
拨开。
《柳毅传》:“武夫~水指路。
”④掀;
启;
打(开)。
《智取生辰纲》:“一个客人便去~开桶盖。
”⑤标识。
郭璞《江赋》:“峨眉为泉阳之~。
”
文
wén①线条交错的图形;
花纹。
后写作“纹”。
《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
”②华美;
有文彩的。
《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
”③文章。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④文字。
《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
”⑤非军事的,与“武”相对。
《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
”⑥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
《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
”⑦文化;
文教。
《论......更多
斗
dǒu①量粮食的器具。
《庄子•胠箧》:“棓~折衡,而民不争。
”②容量单位。
十升等于一斗《陈州粜米》:“这米则有一石六~。
”③古代酒器。
《鸿门宴》:“项王曰:‘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卮酒。
”④斗形的器物。
《孔雀东南飞》:“红罗复~帐,四角垂香囊。
”⑤星宿名。
斗宿。
南斗六星,总称斗宿。
《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之间。
”⑥北斗星。
《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
”《诗经•大......更多
橹
lǔ①护身的大盾牌。
《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
”②望楼,用以了望观察敌情的建筑。
《三国志•袁绍传》:“绍为高~。
”③船桨。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