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
jié①胜利;
成功。
《史记•卫青传》:“军大~,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
”②战利品。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子产献~于晋。
”③迅速;
敏捷。
《韩非子•难言》:“~敏辩给。
”④抄近路。
《左传•成公五年》:“待我,不如~之速也。
”
昵
nì同“暱”。
亲近;
亲昵。
《韩非子•难言》:“~近习亲。
”查询
术
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
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
”②方法;
手段。
《柳毅传》:“子有何~可导我耶?
”③思想;
学说;
主张。
《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多异故也。
”【又】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
《狱中杂记》:“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乎?
”④学问;
学识。
《师说》:“闻道有先后,~业有专攻。
”⑤技术;
技艺。
《教战守策》:“授以击刺之~。
”⑥权术;
楚
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
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
《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
”②痛苦,悲痛。
《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
”③鲜明,整齐。
《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
”④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
《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
”《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
2.草木丛生的样子。
泊
bó①水浅。
《颜氏家训•勉学》:“兀若枯木,~若穷流。
”②安静;
恬静。
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无以明志。
”③停船;
停泊。
《泊秦淮》:“夜~秦淮近酒家。
”④止息;
停留。
陈子昂《古意题徐令壁》:“闻君太平世,栖~灵台侧。
”pō湖泊,湖泽,如“梁山~”。
濒
bīn①水边。
《孟子•万章下》:“居北海之~,以待天下之清也。
”②靠近,迫近。
王安石《祭范颖州文》:“声之所加,虏不敢~。
”
甸
diàn①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
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
”②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
《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③治理。
《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
《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更多
见
jiàn①看;
看到。
《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见;
碰见。
《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见面;
会面。
《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见;
谒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见;
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知道;
懂得。
《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听见;
听到。
《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见解;
见识。
《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规
guī①画圆形的工具;
圆规。
《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②圆形。
《梦溪笔谈》:“图为一圆~,及画极星于~中。
”③法度;
准则。
《三国志•臧洪传》:“以趣舍异~,不得相见。
”④典范。
王粲《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
”⑤谋划;
规划。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往。
”⑥谋划;
打算。
《三国志•诸葛亮传》:“与豫州协~同力。
”⑦劝告,告诫。
《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亲戚补察。
”⑧......更多
虑
lǜ①考虑;
思虑;
打算。
《论语》:“人无远~,必有近忧。
”②心思;
心意。
屈原《卜居》:“心烦~乱,不知所从。
”③忧虑;
担心。
《订鬼》:“非夫之物而强假焉,必~人逼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