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xìng①幸运。
《论积贮疏》:“即不~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②侥幸。
《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皆杀之矣。
”③幸亏。
《鸿门宴》:“今事有急,故~来告良。
”④为……高兴。
柳宗元《骂尸虫文》:“妒人之能,~人之失。
”⑤宠幸;
宠爱。
《鸿门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⑥帝王到某处。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焉。
”⑦敬词,希望对方照自己的意见做,可译为“希望”。
《孔雀东南飞》:“~可广问讯,不......更多
弁
biǎn①一种帽子。
古代吉礼之服戴冕,常礼之服戴弁,弁分皮弁(武冠)和爵弁(文冠),皮弁用于田猎或征伐,爵弁用于祭祀。
②古代男子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人,称作弁。
③。
④放在前面。
龚自珍《送徐铁孙序》:“乃书是言,以~君之诗之端。
”⑤急;
快。
《礼记•玉藻》:“~行,剡剡起屦。
”⑥惊惧。
《汉书•王莽传下》:“有烈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予甚~焉,予甚栗焉。
”⑦用手搏斗。
《汉书•甘延寿传》:“试~,为期......更多
必
bì①一定;必然。
《论语十则》:“人无远虑,~有近忧。
”②一定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辱之。
”③果真,如果。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一完定执行或实行。
《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使民畏之。
”⑤坚决做到。
《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之者,愚也。
”
痛
tòng①疼痛。
《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
”②悲痛;
悲哀。
《后序》:“~定思~,~何如哉。
”③痛心。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恨于桓灵也。
”④痛恨;
怨恨。
《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⑤痛快地;
尽情地。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
”
惬
qiè心意满足。
《汉书•文帝纪》:“天下人民,未有~志。
”
施
shī①实施;
实行。
《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②施展;
使用。
《促织》:“靡计不~,迄无济。
”③施加;
推与。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于人。
”④搽抹。
《林黛玉进贾府》:“唇若~脂。
”⑤施舍;
给予。
《孔雀东南飞》:“留待作遗~,于今无会因。
”⑥恩惠;
好处。
《殽之战》:“未报秦~而伐其师。
”⑦设置;
安放。
《口技》:“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八尺屏障。
”sh......更多
昌
chāng①兴盛;
强盛。
《谭嗣同》:“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也。
”②健壮;
美好。
《诗经•猗嗟》:“猗嗟~兮,颀而长兮。
”【昌言】1.善言,正当的言论。
《尚书•大禹谟》:“禹拜~。
”(大禹接受善言。
)2.书名,全名是《仲长子~》。
东汉仲长统著。
昧
mèi①暗;
昏暗。
《离骚》:“路幽~以险隘。
”【又】使……不明。
《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大义。
”②愚昧;
糊涂。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③隐蔽;
欺瞒。
《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
”④冒;
冒犯。
《战国策•齐策》:“臣~死,望大王。
”【昧旦】黎明;
拂晓。
【昧昧】⒈昏暗的样子。
⒉模糊;
难以分辨。
⒊深思的样子。
⒋纯厚浑朴的样子。
条
tiáo①枝条;
树枝。
《与朱元思书》:“疏~交映,有时见日。
”②条理。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贯,靡不毕见。
”③条款;
项目。
《战国策•秦策》:“科~既备,民多伪态。
”④通达;
通畅。
《汉书•礼乐志》:“声气远~。
”⑤多指长形的物体或列的条项。
《旧唐书•刑法志》:“约法为二十~。
”【又】指人的性命。
《陈州粜米》:“兀的不送了我这~老命。
”【条畅】顺达通畅。
【条陈】分条陈述,也称分条陈述意......更多
杰
jié①才智出众的人。
《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并起。
”②突出;
峻拔。
《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然特起。
”③特别异寻常。
《狱中杂记》:“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旺。
”④通“桀”,凶暴。
《北史•韩褒传》:“乃悉召~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