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①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

《汉书•食货志》:“五家为~,五~为里。

”②邻居。

《曲突徙薪》:“俄而家果失火,~里共救之。

”【又】指赴宴的嘉宾。

《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

”③邻国。

《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

”④邻近;

相邻。

《寡人之于国也》:“察~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jiāo①上古都城之外百里之内的地区称郊。

《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

”②泛指城外;

野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

”【郊甸】郊野。

【郊社】⒈祭天地。

⒉祭天地的地方。

【郊圻】都邑的疆界。

【郊迎】出郊迎接,以示隆重。

suí①跟随;

跟从。

《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②沿着;

顺着。

《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子幡,婀娜~风转。

”③听凭;

任随。

《史记•魏世家》:“~安陵氏而亡之。

”④随即;

接着。

《狱中杂记》:“染此者十不一二,或~有瘳。

”【随辈】随同众人。

liù①屋顶上的水往下流。

《礼记•月令》:“其祀中~。

”【引】往下滴流的水。

枚乘《谏吴王书》:“泰山之~穿石。

”②屋中央。

《公羊传•哀公六年》:“使国士举巨囊于中~。

”③屋檐下接水的沟槽。

《左传•定公九年》:“先登,求自门出,死于~下。

”【引】屋檐。

左思《魏都赋》:“上累栋而重~。

jìng①静止不动。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影成璧。

”②寂静;

安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春山空。

”③平静;

安定。

《墨子•非攻》:“神民不违,天下乃~。

”④安闲;

娴雅。

《张衡传》:“常从容淡~,不好交接俗人。

ěr①糕饼。

归有光《先妣事略》:“吴家桥岁致鱼蟹饼~,率人人得食。

”②泛指食物。

《聊斋志异•蛇人》:“饲以美~,祝而纵之。

”③鱼饵。

杜甫《春水》:“接缕垂芳~。

”④药饵。

《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可以已大风。

”⑤引诱。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此所以~敌,如何去之?

”【饵敌】用计谋引诱敌人上当。

zhī①同“枝”,枝条。

《汉书•晁错传》:“~叶茂接。

”②同“肢”,人或动物的四肢。

《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僵劲不能动。

”③分支。

《过大孤山小孤山》:“江自湖口分一~为南江。

”④支撑;

支持。

《核舟记》:“诎右臂~船,而竖其左膝。

”⑤供给。

《汉书•赵充国传》:“足~万人一岁食。

”【支离】⒈分散不全。

⒉衰弱;

憔悴。

【支吾】⒈抵抗。

⒉勉强支撑。

⒊用语搪塞;

说话含混,闪烁其辞。

查询

zhuàn①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张衡传》:“饰以~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印章。

如官员接任称接“接篆”,暂时代理官职称“摄篆”。

【篆刻】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1112 共1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