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
chēng①称量;
衡量。
《汉书•枚乘传》:“夫铢铢而~之,至石必差。
”(铢、石:皆重量单位。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石:一百二十斤。
)②举;
举起。
《诗经•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
”(兕觥:犀牛角制做的酒杯。
)③称赞;
赞许。
《原毁》:“彼虽能是,其人不足~也。
”④称述;
称说;
说。
《屈原列传》:“上~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⑤称作;
号称;
称为。
《陈涉世家》:“乃诈~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笞
chī①用竹板、荆条抽打。
《陈涉世家》:“尉果~广。
”②比喻奴役;
役使。
《过秦论》:“执敲扑而鞭~天下。
”③用竹板、荆条抽打的刑罚。
《陈州粜米》:“现放着徒流~杖,做下严刑。
”【笞杖】1.以杖抽打。
2.施行笞刑的刑具。
筹
chóu①计数用的竹签、筹码。
《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②谋划,计划。
《赤壁之战》:“请为将军~之。
”【又】计策,计谋。
《晋书•宣帝纪》:“非经国远~。
”③古代投壶用的矢。
《礼记•投壶》:“~,室中五扶。
”(扶:四指宽度为一扶。
)【筹策】1.计算用的工具。
《老子•二十七章》:“善计,不用~;
善闭,无关键不可开。
”2.谋划。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曰......更多
糁
sǎn①以米和羹。
《荀子•宥坐》:“孔子南适楚,戹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②饭粒。
《齐民要术》:“炊秔米饭为~。
”【引】散布的粒状物。
周邦彦《大酺》:“红~铺也,门外荆桃如菽。
”
糅
róu①杂;
错杂。
《九章•怀沙》:“同~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②杂饭。
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错该。
”
终
zhōng①终了;
结束。
《陈情表》:“祖母无臣,无以~余年。
”②坚持到底。
《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者盖寡。
”③死。
《桃花源记》:“未果,寻病~。
”④自始至终。
《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守之,弗敢易。
”⑤终究;
终归。
《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继五国迁灭。
”⑥全;
整。
《劝学》:“吾尝~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终古】⒈永远。
⒉自古以来。
耕
gēng①翻地松土;
种土。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辍~之垄上,怅恨久之。
”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于南阳。
” 《论积贮疏》:“一夫不~,或受之饥。
”②比喻某种操作,劳动。
扬雄《法言•学行》:“~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
” 任昉《为蕭扬州荐士表》:“既笔~为养,亦佣书成学。
”【耕甿】农民。
蓐
rù①草席,草垫子。
《左传•文公七年》:“秣马~食,潜师夜起。
”②陈草复生。
③吃饱。
成语“~马饷军”
诏
zhào①皇帝的命令、文告。
《陈情表》:“臣欲奉~奔驰。
”②皇帝下命令。
《促织》:“上大喜悦,~赐抚臣名马衣缎。
”③告诉。
《冯婉贞》:“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之。
”④召见。
《后汉书•冯衍传》:“~伊尹于亳郊兮。
”【诏狱】拘禁由皇帝下诏书逮捕犯人的地方。
赋
fù①赋税。
《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则何如?”②征收赋税。
《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其二。
”③兵赋,向居民征集的兵甲车马等,又指士兵、军队。
《左传•成公二年》:“晋侯许之七百乘。
郤子曰‘此城濮之~也’。
”④陈述;表达。
《扬州慢》:“青楼好梦,难~情深。
”⑤吟诵。
《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诗。
”⑥赋诗。
《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⑦创作。
《报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