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n①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后汉书•马融传》:“免官,~徙朔方。

”②剪去头发。

屈原《涉江》:“接舆~首兮,桑扈裸行。

”③剪去树枝。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干树则足柴,十年以后~一树,得一载。

zūn①循;

沿着。

屈原《九章•哀郢》:“~江夏以流亡。

”②遵循;

遵守。

《史记•殷本纪》:“不~汤法。

”《史记•曹相国世家》:“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而勿失,不亦可乎?

zhuó①饮酒。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

”【又】为……斟酒。

《聊斋志异•青凤》:“叟乃~客。

”②喝;

饮。

《滕王阁序》:“~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③倒(浆液)。

《卖油翁》:“以我~油知之。

”④酒杯。

屈原《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

”⑤经过衡量决定取舍。

《左传•成公六年》:“子为大政,将~于民者也。

”⑥取。

《淮南子•本经》:“~焉而不竭。

”【酌量】考虑;

估量。

【酌中】参考几种意见定出......更多

wén①听见;

听到。

《木兰诗》:“不~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听说;

得知。

《殽之战》:“寡君~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③报告;

上报。

《童区寄传》:“愿以~于官。

”④见闻;

知识。

《屈原列传》:“博~强志,明于治乱。

”⑤名声;

名誉。

《论语》:“四十、五十而无~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⑥闻名;

传扬。

《出师表》:“不求~达于诸侯。

ā词头,多用在亲属名称或人名的前面,盛行于魏晋以后。

《孔雀东南飞》:“~母谓~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颜氏家训•风操》:“梁武小名~练,子孙呼练为绢。

”ē①〈名〉山陵;

大丘。

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

”②〈名〉山湾。

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

”③〈名〉屋角翘起来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阁三重阶。

”④〈动〉曲从;

迎合。

《韩非子•有度》:“法不~贵,绳不挠曲。

”(......更多

fēi①不对;不正确。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又】认为……不对;非难;责怪。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天下不以~郑尹而快孙子。

”②不,不是。

《齐桓晋文之事》:“是不为也,~不能也。

”③除非;除了。

《屈原列传》:“以为~我莫能为也。

”?赤壁之战》:“~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④无;没有。

《劝学》:“君子生~异也,善假如物也。

”⑤表疑问语气,同“否”。

《汉书•终军传》:“此言与......更多

gù①回头;

回头看。

《殽之战》:“不~而唾”《荆轲刺秦王》:“荆轲~笑武阳。

”②视;

看。

《行路难》:“拔剑四~心茫然。

”③看望;

拜访。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于草庐之中。

”④顾念;

关心。

《诗经•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

”⑤回还;

返回。

《屈原列传》:“使于齐,~反,谏怀王曰。

”⑥只是;

不过。

《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

”⑦但;

却;

反而。

《廉颇蔺相......更多

fēi①鸟飞。

屈原《天问》:“苍鸟群~。

”【又】比喻很快。

李白《自巴东舟行》:“~步凌绝顶。

”②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

《后汉书•梁松传》:“乃悬~书诽谤,下狱死。

”③意外的。

《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

qí①相同;

等同;

一样。

《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光。

”《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

”②整齐,达到同一高度。

《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

”【又】使……整齐;

使……一致。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同,则宜安抚。

”《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吴榜以击汰。

”③整顿;

治理。

《少年中国说》:“修身、~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为政》:“导之以德......更多

qiū①土堆;

小土山。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

”②坟墓。

《史记•吴王濞列传》:“烧残民家,掘其~冢。

”③丘墟;

废墟。

屈原《哀郢》:“曾不知夏之为~兮。

”④即垄,田亩耕作单位。

古代以九夫为一井,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

《采草药》:“一~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辨】岭,山,陵,丘。

见“陵”字。

【丘墟】⒈废墟;

荒地。

⒉坟墓。

【丘壑】⒈深山幽谷。

常指隐居处。

⒉画家的构思布局。

1112131415 共2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