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jù①按着;
靠着。
《订鬼》“梦见夫人~案其身而哭矣。
”《游黄山记》:“手向后~地,坐而下脱。
”②依靠;
凭借。
《过秦论》:“~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③占据;
占有。
《赤壁之战》:“已~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④凭据;
证书。
《金史•礼部》:“中选者,试官给~,以名报有司。
”⑤依据;
根据。
《毛遂自荐》:“诚能~其势而奋其威。
”⑥通“倨”,傲慢。
《战国策•齐策四》:“~慢骄奢,则凶从之。
”
操
cāo①拿着;
携带。
《愚公移山》:“~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鸿门宴》:“大王来何~?
”②掌握;
控制。
《韩非子•定法》:“~杀生之柄。
”③持用;
采取。
《答司马谏议书》:“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④从事。
《促织》:“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售。
”⑤节操;
品行。
《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
”⑥琴曲。
《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更造崩山之音。
”【......更多
攘
rǎng①排除;
排斥。
《出师表》:“庶竭驽钝,~除奸凶。
”②偷盗;
窃取。
《孟子•滕文公》:“今有人日~其邻之鸡。
”③侵夺;
夺取。
桓宽《盐铁论•非鞅》:“是以征敌伐国,~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自赡。
”④挽起;
撩起。
《书搏鸡者事》:“使匹夫~袂群起以伸其愤。
”⑤容纳;
忍受。
《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诟。
”⑥扰乱。
《淮南子•兵略》:“此四君者,皆小有过而莫之讨也,故至于~天下。
”【攘攘】多......更多
方
fāng①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
《诗经•谷风》:“就其深矣,~之舟之。
”②方形,与“圆”相对。
《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首,长颈。
”③正直。
《屈原列传》:“~正之不容也。
”④方向;方位。
《赤壁赋》:“不知东~之既白。
”⑤区域;地方。
《六则》:“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
”⑥方圆;周围。
《归园田居》:“~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⑦比拟;相比。
《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之,犹瀼渴之水。
旃
zhān①赤色的曲柄旗。
《汉书•田蚡传》:“立曲~。
”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旜”。
【又】泛指旌旗。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收功单于~。
”②“之焉”的合音。
“之”是指代词,“焉”是语气词。
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毋多谈。
”③通“毡”。
一种毛织物《盐铁论•论功》:“织柳为室,~席为盖。
”【旃檀】梵语译音,即檀香。
晕
yùn①日、月周围形成的光圈。
《韩非子•备内》:“日月~围于外。
”【引】光影模糊的部分。
韩愈《宿龙宫滩》:“梦觉灯于生~。
”②昏眩;
眼花。
姚合《闲居》:“眼~夜书多。
”
智
zhì①智慧。
《屈原列传》:“竭忠尽~,以事其君。
”②有才智。
《少年中国说》:“少年~则国~。
”③聪明。
《谏太宗十思疏》:“则~者尽其谋。
”【又】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④智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谋。
”⑤神智;
理智。
《吕氏春秋•疑似》:“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智囊】足智多谋的人。
有
yǒu①与“无”相对。
《论语》:“~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占有。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之。
”③掌握。
《察今》:“~道之士,贵以近知远。
”④富有。
《货殖列传序》:“礼生于~而废于无。
”⑤收获;
出产的东西。
《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
”⑥或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
”⑦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
《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作其芒。
”酉yòu......更多
枉
wǎng①弯曲,与“直”相对。
《荀子•王霸》:“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也。
”②不正直的;
邪恶的。
《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道速祸。
”③歪曲;
曲解。
《书博鸡者事》:“臧使者~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④冤枉;
冤屈。
《狱中杂记》:“其~民也,亦甚矣哉。
”⑤委屈;
降低身份。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徒然;
白白地。
李白《清平调》:“云雨巫山~断肠。
”【枉法】执法......更多
栗
lì①栗树;
栗子。
《促织》:“蟹白~黄,备极护爱。
”②通“慄”。
害怕得发抖;
战栗。
《教战守策》:“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
”【栗栗】⒈众多。
⒉恐惧的样子。
【栗烈】严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