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fēng①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
②教化;感化。
《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
”③风俗;风气。
《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
”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
”④作风;
风度。
《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
”⑤民歌;
民谣。
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⑥风声;
消息。
《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
”⑦景象;
景色。
如“风景”。
⑧吹风;
乘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更多
馑
jǐn①蔬菜歉收。
指灾荒。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收为~。
”②泛指庄稼欠收;
灾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
”
鼎
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多圆形三足两耳。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之调。
”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足之形成矣。
”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于是用它代表宝器。
喻指王位、帝位等。
《毛遂自荐》:“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大吕。
”《阿房宫赋》:“~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④三足香炉。
《促织》:“问者爇香于~,再拜。
”⑤显赫。
左思《吴都赋》......更多
井
jǐng①水井。
《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之泉。
”②井田。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井华】井水的精华,清晨首次所汲的井水。
供
gōng供应;
供给。
《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
”gòng①奉献;
进献。
《促织》:“试使斗而才,因责常~。
”②祭祀。
《后汉书•礼仪志》:“礼毕,次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王~。
”③陈列或安放(佛像、牌位或祭祀用品)。
《南史•晋安王子懋传》:“有献莲华~佛者。
”④侍奉;
奉养。
《孔雀东南飞》:“谓言无罪过,~养卒大恩。
”⑤承担;
担当。
《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傍
bàng靠近;临近。
《木兰诗》:“双兔~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又】依靠;依附。
《晋书•王彪传》:“公阿衡皇家,便当倚~先代耳。
”pàng①旁边;侧面。
《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
”《张衡传》:“~行八道,施关发机。
” 【傍妻】妾。
《汉书•元后传》:“好酒色,多取~。
”
冏
jiǒng①见“冏冏”。
②鸟飞的样子。
木华《海赋》:“望涛远绝,~然鸟逝。
”【冏冏】明亮的样子。
江淹《张廷尉杂述》:“~秋月明。
”查询
冶
yě①冶炼金属。
《史记•平准书》:“~铸煮盐。
”②冶炼工匠。
《礼记•学记》:“良~之子,必学为裘。
”③艳丽。
李斯《谏逐客书》:“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冶容】妖艳的打扮。
【冶艳】妖艳,衣饰和首饰都很华丽。
创
chuāng伤;
伤口。
《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
”《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
”chuàng开创,首创。
《出师表》:“先帝~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复庵记》:“华下之人助之材,以~是庵而居之。
”【创痏】1.创伤,疮伤。
2.比喻民生疾苦,祸害。
【创痍】也作“创夷”。
1.创伤。
班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被于草棘。
”2.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更多
各
gè①每个;
各个。
《论积贮疏》:“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食其力。
” 《治平篇》:“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取妇即有八人。
”②各自。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言其志也已矣。
”《阿房宫赋》:“~抱地势,钩心斗角。
”《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具情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