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①瘦,与“肥”相对。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②薄;

少。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何必~鲁以肥杞。

”zì①通“胔”,尚未腐烂的尸骨。

《正气歌》:“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

”【引】指躯体。

晁错《论贵粟疏》:“而国亡捐~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瘠色】容貌毁损。

【瘠土】不肥沃的土地。

xíng①行走。

《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

”②出行。

《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

”③运行。

《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

”④传布。

《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

”⑤实行;

做。

《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

”⑥动作;

行动;

举动。

《鸿门宴》:“大~不顾细谨。

”⑦品行。

《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

”⑧将;

即将。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更多

chān①窥看;

侦察。

《促织》:“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视。

”《后序》:“予更欲一~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看;

观看。

《促织》:“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之。

”【觇候】暗中察看。

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讽县掠考范。

”【觇视】窥视。

pí①皮。

《左传•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比喻表面,浅薄。

《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②皮侯,兽皮制的箭靶。

《仪礼•乡谢礼》:“射不主~。

”③剥去皮。

《史记•刺客列传》:“因自~面抉眼。

”【皮里阳秋】皮里,心里。

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

dào①偷。

《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兵符与公子。

”②偷东西的人;

小偷。

《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

”③强盗。

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

《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之出入与非常也。

”【辨】盗,贼。

“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

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

shěng①减省;

减少。

《韩非子•用人》:“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而令行。

”②免除;

排除。

《水浒传》:“哥哥且~烦恼。

”③王宫禁地。

后来用称中央一级的官署。

如“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④中央之下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

《大铁椎传》:“七~好事者皆来学。

”xǐng①察看;

看。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远方。

”②探望;

看望(父母或其他年辈比自己......更多

qín①鸟兽的总称。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之戏:一曰虎,……五曰鸟。

”②鸟类的总称。

《醉翁亭记》:“游人去而~鸟乐也。

”③通“擒”。

擒拿;

擒捉。

《赤壁之战》:“将军~操,宜在今日。

”【禽荒】沉迷于畋猎。

【禽困覆车】犹言困兽斗。

【禽息鸟视】比喻养尊处优而益于世。

tū①急速地向前冲;

冲击。

《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出刀枪鸣。

”②突然。

《诗经•甫田》:“未几见兮,~而弁兮。

”③高起;

凸起。

《过小孤山大孤山》:“自舟中望山,~兀而已。

”④烟囱。

《曲突徙薪》:“更为曲~,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突骑】冲锋陷阵的骑兵。

【突将】冲锋陷阵的将士。

【突兀】⒈高耸。

⒉突然;

意外。

biǎn①下葬,将棺材放于墓穴。

《后汉书•范式传》:“既至圹,将~,而柩不肯进。

”【又】泛指埋葬。

《后汉书•赵咨传》:“乃有掩骼埋~之制。

”②指墓穴;坟地。

陆龟蒙《次幽独君韵》:“如何孤~里,犹自读三坟。

”(三坟:古代典藉.)

chóu①计数用的竹签、筹码。

《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②谋划,计划。

《赤壁之战》:“请为将军~之。

”【又】计策,计谋。

《晋书•宣帝纪》:“非经国远~。

”③古代投壶用的矢。

《礼记•投壶》:“~,室中五扶。

”(扶:四指宽度为一扶。

)【筹策】1.计算用的工具。

《老子•二十七章》:“善计,不用~;

善闭,无关键不可开。

”2.谋划。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曰......更多

1112131415 共4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