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
jìn①一种野草,可用来编织器物。
元稹《三遣悲怀》:“顾我无衣搜~箧。
”②通“烬”,没有烧尽的柴草。
《长笛赋》:“~滞抗绝,中息更装。
”③通“进”,进用。
《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臣,无念尔祖。
”查询
蕡
fén①草木果实硕大。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其实。
”②大麻;
大麻的种子。
《周礼•天官•笾人》:“朝事之笾,其实麷~。
”③杂草的香气。
④通“棼”,乱。
fèn①职分;
名分;
本分。
《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故内欺于郑袖。
”?﹤指南录﹥后序》:“予~当引决。
”②情分;
情谊。
曹植《赠白马王彪》:“恩爱苟不亏,在远~日亲。
”③缘分;
福分。
刘禹锡《寄乐天》:“幸免于斯~非分。
”④才分;
诡
guǐ①要求;
责成。
《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效力,恐未效而死。
”②欺诈;
狡诈。
《屈原列传》:“而设~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③奇怪;
异常。
《新唐书•吐蕃传》:“上宝器数百具,制治~殊。
”④违背;
不符。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不祥莫大焉。
”⑤隐蔽。
《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踪迹。
”
诱
yòu①引导。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人。
”②诱惑。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敌。
”③男女之间的挑逗。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之。
”【诱掖】引导扶持。
诸
zhū①众;
各个。
《陈涉世家》:“~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
《兰亭集序》:“或取~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
《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
”④相当于“之”。
《孟子•公孙丑》:“王如改~,则心反予。
”【诸母】对同宗族伯母、婶母的统称。
谗
chán①说别人的坏话。
《屈原列传》:“因~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②毁谤别人的话;
谗言。
《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六国论》:“洎牧以~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③说别人坏话的人。
《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谄之蔽明也。
”《谏太宗十思疏》:“惧~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谗谄】说好人的坏话。
【谗间】说坏话离间他人。
《新五代史•王......更多
贻
yí①赠送;
送给。
《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②遗留。
《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伊戚。
”【辨】赠、贻。
两字都有赠送的意思,但在遗留的意义上,只能写作“贻”,不能写作“赠”。
【贻训】传于后人的格言。
【贻则】遗留的法则。
赍
jī①给予;
送给。
《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而~盗粮者也。
”《孔雀东南飞》:“~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②携带;
拿着。
《史记•李斯列传》:“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③怀着;
抱着。
江淹《恨赋》:“~志没地。
”
趾
zhǐ①脚。
《左传•桓公十三年》:“举~高,心中固矣。
”②踪迹;
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王勃《观佛迹寺》:“松崖圣~余。
”③通“址”,地基。
左思《魏都赋》:“亭亭峻~。
”【又】山脚。
阮籍《咏怀》:“去上西山~。
”
踌
chóu见“踌躇”。
【踌躇】1.徘徊,犹豫。
又写作“踌蹰”。
向秀《思旧赋》:“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
”2.从容自得的样子。
《疱丁解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满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