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yuán①衣边。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常衣大练,裙不加~。
”②顺着;
沿着。
《桃花源记》:“~溪行,忘路之远近。
”③趋向;
走向。
《论积贮疏》:“末技游食之民,转而~南亩。
”④遵照。
《商君书•君臣》:“~法而治,按功行赏。
”⑤攀援。
《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木而求鱼也。
”⑥缘分。
《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
”⑦因为。
《采草药》:“~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缘法......更多
衣
yī①上衣。
古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
《孙雀东南飞》:“何不作~裳,莫令事不举。
”②衣服。
《曹刿论战》:“~食所安,弗敢专也。
”【又】为(给)…穿上。
《资治通鉴•周纪四》:“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田单解其裘而~之。
”③穿(衣)。
《十则》:“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衣冠】⒈衣帽,即穿衣、戴帽。
⒉指官绅、士大夫。
⒊文明礼仪。
裳
cháng①古人穿的下衣。
《诗经•绿衣》:“绿衣黄~。
”(衣:上衣。
)《琵琶行》:“整顿衣~起敛容。
”《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振衣~,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注】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
《诗经•小雅》:“~者华,其叶湑兮。
”( :茂盛。
)
皓
hào①白。
《登泰山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
”②喻指老翁。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他年来访南山~。
”③明;
明亮。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月千里。
”查询
窜
cuàn①躲藏;
奔逃。
《苦斋记》:“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教战守策》:“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
”②放逐;
贬官。
《滕王阁序》:“~梁鸿于海曲,豈乏明时?
”韩愈《进学解》:“暂为御史,遂~南夷。
”③删改。
韩愈《答张彻》:“渍墨~旧史,磨丹注前经。
”④放;
安置。
《荀子•大略》:“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其手。
”⑤施药在患处产生作用。
《史记•扁鹊仓公列......更多
笃
dǔ①忠诚;
厚道。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业甚浅近。
”②坚定。
《礼记•中庸》:“明辨之,~行之。
”③(病)重。
《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④很;
非常。
《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好文章。
”【笃论】正确、恰当的评论。
【笃行】力行其事,不改初衷。
【笃学】专心学习。
篱
lí篱笆。
《项脊轩志》:“庭中始为~,已为墙,凡再变矣。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下,悠然见南山。
”【篱落】篱笆。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查询
縠
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西门豹治邺》:“洗沐之,为治新缯绮~衣。
”《柳毅传》:“明珰满身,绡~参差。
”【縠纹】绉纹,比喻水的波纹。
查询
约
yuē①捆绑。
【引】拴套。
《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车百乘,质于齐。
”②约束;
检束。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束者也。
”③约定。
《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曰。
”④预先商定共同遵守的条件、盟约。
《伶官传序》:“契丹与吾~为兄弟。
”⑤简约。
《屈原列传》:“其文~,其辞微。
”⑥大约;
大概。
《核舟记》:“舟首尾长~八分有奇。
”
纨
wán很细密的白色丝织品。
《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素,耳著明月珰。
”【纨绔】同“纨袴”。
细绢制成的裤子,常用来富家子弟,如“纨绔少年”。
【纨素】精致洁白的细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