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见“瘐死”。

【瘐死】古时指囚犯死在狱中。

《汉书•宣帝纪》:“~狱中。

”yǔ①给予。

《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人,如弃草芥。

”②赞许。

《荀子•大略》:“言音者~师旷。

”【辨】予,余,吾,我。

都是第一人称代词。

予、余、我,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定语、宾语。

吾,在上古一般作主语、定语,不作宾语;

在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前则不受这种限制。

直到魏晋以后“吾”才可作宾语。

查询

cháng①古人穿的下衣。

《诗经•绿衣》:“绿衣黄~。

”(衣:上衣。

)《琵琶行》:“整顿衣~起敛容。

”《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振衣~,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注】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

《诗经•小雅》:“~者华,其叶湑兮。

”( :茂盛。

àng①一种口小腹大的容器。

《农政全书•开垦上》:“江南园地最贵,民间莳葱薤于盆~之中。

”②丰厚,洋溢。

《徐霞客游记》:“溪环石映,佳趣~溢。

”【盎盎】1.盈缢。

苏轼《新酿桂酒》:“捣香筛辣入瓶盆,~春溪带雨浑。

”2.和盛。

《韩诗外传》“从前视之,~乎似有王者。

zhù①捣土使坚实。

《诗经•绵》:“~之登登。

”②筑墙夯土用的木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举于版~之间。

”③修建;

修筑。

《冯婉贞》:“~石寨土堡于要隘。

”zhú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有十三根弦,以竹尺击弦发声。

《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荆轲和而歌。

”【筑室反耕】长期驻兵不撤。

kōng见“箜篌”。

【箜篌】古代的弦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

《孔雀东南飞》:“十五弹~,十六诵诗书。

pēng①古代氏族的一种纺织品。

②穿甲的绳。

《战国策•燕策一》:“妻自组甲~。

” 【又】用绳索捆绑、束缚。

③续;

继续。

《后汉书•班固传》:“将~万嗣。

”④通“绷”,紧张。

bīng杂;

错杂。

《汉书•扬雄传下》:“~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pēg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韦庄《汧阳间》:“汧水悠悠去似~。

jì①丝的头绪。

《墨子•尚同》:“譬若丝缕之有~。

”②纲领;

根本。

《吕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也。

”③纲纪;

准则;

法度。

《吕氏春秋•孟春》:“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

”④料理;

经营。

陶潜《移居》:“衣食当须~,力耕不吾欺。

”⑤记载;

记述。

《祭妹文》:“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存。

”⑥史书体裁之一种。

或记帝王事迹,如《汉书•高帝纪》;

或记一代大事,如《史记•周本纪》。

⑦十......更多

líng一种很薄,有花纹和光泽的丝织品。

《孔雀东南飞》:“右手执~罗。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系向牛头充炭直。

zōng聚总;

集合。

《史记•周本纪》:“~其实不然。

”今有双音词“综合”zòng①织布时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引】编织。

陶宗仪《辍耕录•黄道婆》:“错纱配色,~线挈花,各有其法。

zēng①丝织品的总称。

《汉书•灌婴传》:“灌婴,睢阳贩~者也。

”②通“矰”。

一种丝绳系住用来射鸟的短箭。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治其~缴,将加已乎百仞之上。

1112131415 共396条